让爱在教育中闪光(北京 高树君)
2006-09-06

高树君老师1998年毕业于密云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密云县不老屯镇中心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在这所山区小学默默耕耘了八年。八年来,她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思品教师以及教研组长工作。2002至2005学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是不老屯小学教师中的骨干力量。2005年3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虽然山区的工作条件极为艰苦,面对交通的不便,环境的局限,她还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高树君老师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她曾代表我中心校参加师德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她是我校教师学习的楷模。
在这八年的教师生涯中,是岁月的磨练与流逝,使她悟出了作为教师的独有的内在神韵。有人称教师的魅力所在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大概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赞誉吧!在这八年中,她深深地感到爱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的,因为它是那么神秘,那么有情,那么无声,那么发人深省,潜入心灵,那么责任重大。这小小的三尺讲台连接着千家万户、牵动着山区民众的心、关系着贫困山区的发展变化。
教师的工作平凡无奇,工作虽然平凡,但学生在教师的心中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要热爱学生,这样才能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制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的成材环境。
在她的班中曾有这样一名学生,家里生活贫困,离学校有很远的距离。身材矮小的他每天都要很早来上学并且走相当长的一段路。一次,学校订书,每人10元钱。只有他迟迟交不上钱。当她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便悄悄地为他交了钱。当发书时,其他的学生兴高采烈地翻看着,只有他把头埋的很低。当她把一本崭新的书放在他的面前时,他惊讶地说:“老师我没交钱。”她却语重心长的说:“你是一个好孩子,应该拥有这本书。”他激动的眼睛湿润了。
看到孩子对知识的渴望,那神情深深的印在她的心中,时时牵挂着她的心。于是她向学校反映了这个同学的情况,积极帮他争取得到希望工程的捐助,通过学校和她的努力,使这个孩子得到希望工程的帮助,能够安心的学习,再不见他那忧郁的神情,天真快乐的神情展现在孩子的脸上。
她所担任的班级中还有一名女生,因父母离异,孩子便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每天,她父亲就以给人干零活为生,收入是相当微薄的。每当学校收书费时,也是她最为难的时候。没有妈的孩子像一棵无助的小草。十几岁的女孩子穿的衣服脏兮兮的,头发也乱七八糟的,让人看来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高树君老师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好几件衣服和手套,小心的包好,将这些送给了她。在学校里,高老师特别关注,给了她更多的关怀,渐渐地,她的个人卫生有了很大的提高。
鉴于她特殊的家庭情况,高老师不仅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和帮助她,学校也为她争取到了希望工程为面临失学的女童捐助的名额,没有生活的烦恼她变得快乐了,学习也有了兴趣,学期末她从一个中下等生成为了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
贫困山区里像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得到希望工程的捐助,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取得了可喜的变化,让人们深深的感到希望工程是贫困山区孩子的福音。
做好教育工作,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讲究方法。做一个好教师,光有责任心还不够,还要有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规律,要懂得怎样对人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有用心研究学生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研究受教育者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树君老师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学与用、知与做紧紧结合,学了就用,以学习指导实践,用效果检验学习。
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二十一世纪课程标准》、《教育心理学》等书籍。在课堂上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使学生乐学、好学。2001年她自学考上了中文本科,以优异的成绩如期毕业。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经过刻苦努力,勤奋工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的论文多篇在全国、市、县获奖。如: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2005年3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论文曾获国家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市级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县级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校级一等奖3篇。在思品教师评优活动中获得过县级评优课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教师基本功说课竞赛县级二等奖。所写的教学设计获市级三等奖,多次在高岭、太师屯、城关、一小、大城子等学校做县级公开课,研究课,得到了全县教师的认可。成绩的后面熔铸着滴滴汗水,更蕴涵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八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她有了很多的感触,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教育是座神圣的殿堂,要用崇高的信念去追求;教育是块希望的田野,要用热情的劳动去创造;教育是光明的未来,要用生命去迎接,用情与爱播撒明天的希望,让爱在教育中闪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