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情深(内蒙古 王春晖)
2006-09-06

-----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第一完全小学教师王春晖

历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记载着无数教坛英杰在自己的人生岁月,为社会奉献着一片挚诚。这挚诚像大海孕育了江河,像天空托起了太阳,像时光造就了永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无私的奉献者


王春晖于1973年出生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的一个普通的牧民家里。吮吸阿拉善母亲乳汁成长起来的她,比外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干旱少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这里真实的写照。常年深居荒漠戈壁的父辈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在她幼稚的心灵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她自小就立下了发奋读书,长大后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和远大志向。少年时期的她聪明懂事、勤奋好学。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阿盟师范学校。1991年7月,师范毕业的她毅然放弃了霓虹闪烁的都市生活,怀揣着滋润桑梓的雄心壮志,来到了阿右旗最偏僻的学校——笋布尔苏木学校,当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当看到破烂不堪的办公室,缺胳膊少腿的办公桌时,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万物复苏的春天,人们将希望撒向田野。
在这里,有朝气蓬勃的景象;在这里,展现着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这里,孕育着祖国明天的希望。“一切为了学生”,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使她克服了重重困难,咽下了声声怨气,她把对学生的感情,对家长的期望化作了无声的动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耕耘在教坛这块圣洁的阵地。十几年来,任凭风云变幻,历史沧桑转移,她始终坚守脚下那一片热土。
传 授 的 创 新 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才能达到最终目的。数学教学又是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
作为数学老师,她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她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景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将学习目标和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形成对新知识的构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她注重开放题的教学,在开放题教学中,她选用的题既有一定难度又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才智的余地。
她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要向40分钟要质量。所以在每节课的开始,她总是善于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的问题,将学生导入解决问题中去。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就这样,她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一边探索,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创新,为她的成功插上了腾飞的双翼。
解 惑 的 开 拓 者
1998年3月,她调入阿右旗一完小工作。学校的认可,领导的重用,家长的信任,使她对工作更加执着,对教学更加投入。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王春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岗位锻炼的机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为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她利用“五一”、“五四”、“七一、”“八一”、“一二九”等传统节日,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品德教育,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安排上,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优等生不断出现,让发展慢的学生迅速赶上。
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她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规模不等的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使学校名副其实地成了学生们求知、启智、怡情、养性的场所。
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她还特别注重孩子高尚品德、吃苦耐劳、自我约束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音、体、美、科技创作小组等,为同学们充分展示自我、激发思维灵感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搭建了平台,使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
在王春晖担任体育课教学期间,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前的体育课,学生只会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抓羊拐、丢手绢、打鸭子......现在,学生学会了前滚翻、后滚翻、掷铅球、拍皮球等。一些体育中的基本动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学会了,在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学生们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赞许:“把学校的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个评价成为王春晖工作中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位伟人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从成为教师的第一天起,王春晖就知道,唯有勤奋才能让自己从一个新手成为能手,唯有谦逊才能让自己由“孤军奋战”到“博采众长”,才能使自己全面提高。
这是一个自发解剖的创举,也是一个再度开拓的起点。
如今,当您走进课堂,看到的是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当您漫步课间,看到的是彬彬有礼的举止,积极向上的风貌。
爱 心 的 播 撒 者
教育事业犹如流动的车轮,滚滚向前,一路激昂。人才是用知识来写就的,是用汗水来浇灌的。
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
有个五年级的学生,父母病逝,生活困难,其姐姐要领她外出打工。王春晖知道后,马上找到她姐姐做通思想工作,并自己带头发动师生捐款,帮助该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她重返校园,坚持继续学习。
“爱是教育的灵魂”,这是王春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常常努力去了解、理解学生,研究他们为什么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她总能原谅学生所犯的错误,但是她从不纵容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她总是和学生一起找出犯错误的原因,确定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有了心里话,都愿意找王老师诉说。她用爱心照亮孩子们的心地与前程,她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她依靠质朴和真诚,依靠激情和执着,构架了一座座爱心的桥梁,她就是踩着这些桥梁,百折不回地走向预定的目标。
团 结 的 缔 造 者
桃李芬芳倾注一腔热情,教书育人满怀天下学童。
王春晖所在的笋布尔小学是一所蒙汉族学生混合的学校,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面对这些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并且一下子在学校里担当起了语文课老师、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工作。在工作中,她发现一些蒙汉学生经常会因为小事发生冲突。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王春晖的细心观察下她发现不同的语言障碍和缺少交流是造成冲突的原因。找到了症结,王春晖便利用之余时间,和学生们在一起通过玩游戏开展一些活动来促进蒙汉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学会了这些蒙汉常用语言,孩子们心中的隔阂便一扫而光,冲突也就没有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在这个民族大家庭中一直和睦相处,共同提高,并且变得“特别能吃苦,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爱学习”。
一滴汗水,一级台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2年5月,被评为旗级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2004年5月在内蒙古阿盟区举行的全盟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2005年9月,在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所教学生在2005年第三届小学数学希望杯邀请赛中,有一名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有两名学生获盟级一等奖;她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她所撰写论文也多次获奖。
这是一串串闪光的珍珠和宝石,是一束束淡雅的鲜花和芳草,是一首首高昂的诗篇和歌曲。
面对纷沓而来的鲜花荣誉,她只是报以淡淡的一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才是王春晖心里最真诚的自白。你不愧是祖国的园丁,你无愧于教师的称号。真诚地祝愿你,用业绩铺成的道路愈走愈宽广,用生命点燃的火把越燃越旺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