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还记得我?我是远大小学92届毕业的学生。那时,你教我们的语文,当我们的班主任。事隔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未忘记你对我们的淳淳教导,在我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你永远是一位值得我尊敬,值得我追忆的一位老师。
——摘自胡娇同学的信
我真的十分谢谢您!是您让我开始有了顽强的毅力;是您把我从逆境中拉了出来,重新点燃我心中的希望。因为您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知识丰富的学生。老师,您现在是我的老师,将来也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会永远把你铭记在心。
——摘自彭馨同学的信
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是学生给老师的信中摘录的,读着这一封封用心写成的信,深厚的师生情跃然纸上,令人感动,一个老师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周掌云老师是靠什么赢得学生的心,让学生如此尊敬她、信任她呢。
1989年,周老师于萍乡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自家所在的樟里村远大小学任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她虚心请教,不遗余力地汲取教育理论科学的营养,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时钟,分秒不停地辅导、学习、钻研,学生上课兴趣浓厚,一听是语文课就特别高兴。第一个学期下来,全班成绩由原来的第四名一跃成为第一名。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周老师由一个幼稚的女孩成为了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区级骨干教师。十几年来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神圣的教育事业,热爱着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学生。她勤奋钻研于教学之中,大胆创新于课堂之上,用她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和进取心,经营着人民所给予她的这份事业。
周老师担任班主任有7年之久,当一个班主任的担子压在她的肩头上,当一个个调皮的学生站在她面前,扮鬼脸耍滑头时,她才体会到“教师”二字的真正含义。她深知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为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首先观,她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班上有一位女生,容貌不佳,学习成绩差。她在日记中告诉老师,没人喜欢她,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周老师看过后,心很沉,深知少年时的心灵伤痕很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一方面我找其他同学了解情况,让别的同学主动与她交朋友,班上多举行集体活动,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极力鼓励她,给她信心,给她指明前进的方向,让她努力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始叫她在班上背时,学生中一阵嘲讽的骚动。后来,听她流利地背完,学生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慢慢地,这个学生对生活有了期待,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生活态度大有改观,后来考上了大学。
宽容与爱永远是教师的从教之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学生,周老师始终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
她曾教的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小男生,已满14岁,性格暴躁,遇事冲动,在班上称王称霸,经常打架斗殴。坏毛病非常多,课堂上东张西望,四处“点火”,把旁边的同学惹得心神不宁。学生都怕他,不愿意与他同桌,整天一放学就进游戏厅,天黑了也不见人回家。父母每天四处找人,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家买一台电脑以收住他的脚。面对此学生,周老师并没有放弃,以自己的诚心、耐心、爱心、细心教育感化他。多次到该生家里家访与家长联合行动,了解其兴趣爱好。发现他喜欢打篮球,老师就找几个学习较好的男同学放学后与他一同打球,并且不停地找他谈话,用事例讲解青少年迷恋游戏的危害性,给他讲解如何正确运用电脑来帮助自己学习,经常用“放大镜”寻找其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一个闪光点。当他有点滴进步时,就给予表扬、鼓励:今天做得很好,下次一定会更好!看到你进步,老师真高兴!教室里、走廊上、办公室随时可看到周老师正在与他谈心的身影。有一次,该学生感冒发高烧,周老师立即带他上医院看病。回校后,为他端药、送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这个学生改掉了“无纪不违”的习惯,学习也进步了,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周老师创造了一个奇迹。后来,这个学生顺利读完了初中、高中,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学生眼中,周老师是严师。事无巨细带头做起,静谧的黑夜里孤灯伴她批阅作业,她却觉得眼前闪耀着几十双天真的眼睛。她曾开怀乐过,每每看到学生写给她的信,寄给她的明信片、贺卡,打来的电话……她便津津乐道。她也曾深深地忧虑过,冥思茫茫大海中几十点白帆怎样才不会迷航。
在学生眼中,周老师是慈母。每每看到学生患病,带学生就诊已成惯例。曾经有一个女孩,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外出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一看到这孩子,周老师就心疼,经常带她回家,给她买学习用品、交学费,带领学生为她捐款,想尽办法要求政府救济她。她的奶奶几次拉着周老师的手,流着眼泪说:“周老师,您真好,太谢谢您了”。
走进孩子心灵,真心实意地爱,真才实学的教,真诚无私的帮扶,这就是学生对周老师念念不忘的原因所在。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圆,人生的点点滴滴连成了一道弧。17年来,周老师以慈母之爱为圆心,凭自己艰辛的耕耘和执着的追求,画出了自己美丽的人生之圆。她担任学校教导主任以来,一直带领教师进行教改教研。2003年,学校的“三本”开放型教法获区成果奖。2005年省级子课题“问题式教学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区“十佳”课题。学校也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她曾多次被当地评为“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参加区教学比武语文科、社会科均获过一等奖,论文也多次获区级奖励,《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交流与互动的舞台》获省级二等奖。
做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化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这是无数人民教师的座右铭,也是周老师的真实写照。面对新的历程,衷心地祝愿周老师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