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育人中闪光(黑龙江 韩学厚)
2006-09-06

---记兰西县平山镇大兴小学教师韩学厚

 

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吐银丝留赠他人御风寒;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形象的比喻,是对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兰西县平山镇大兴小学教师韩学厚就是这样一位人民教师。

    19978月,年仅19岁的韩学厚以优异成绩从鹤岗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平山镇大兴希望小学任教,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教书育人上,用青春谱写了一首辛勤园丁的奋进之歌。

    从知识教育入手,他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几番耕耘,几番求索,脚化梨铧,孜孜以求,拓出了一条教学新径。

    2000年,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韩学厚也开始了对教育的探索。尽管他只有几年的教龄,缺乏经验,但他还是勇敢地担起了小学语文4-6年的循环实验任务。他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针对新时期小学生思想活跃、勇于思索的特点,接班后,他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逐步分析,因人而异,培养能力.为扩大阅读量,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查找资料,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浅显的古代名篇佳作.仅两年时间,学生就掌握了80多篇文章,学会背诵150余首诗词.阅读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练笔,他还采取了“单项训练”“观察日记”“积累词汇”“模仿习作”等方式,效果十分显著。

    经过几年的实践,他逐步摸索出一套搞好四年语文过渡的方法.如识字教学,由过去单靠老师教生字,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学生字;阅读教学除继续执行词、句训练外,还侧重进行段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全篇的能力;作文教学,由词、句、段训练过渡到成篇的训练。另外,韩学厚在阅读教学中特别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他又根据教材的特点,教给学生点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逐步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艰辛的探索换来了丰硕成果,他指导的作文《与命运抗争》在全县小学生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他本人获得优秀作文指导奖。韩学厚积极承担课改实践,在20042005学年度《蜜蜂引路》一课,被评为县级课改优秀课,同年又被评为课改先进工作者,市级课件优秀教师,“十五”期间电化教学能手,县级素质教育工作者,并在全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中,被秤为小学语文科优秀课二等奖。

    从德育教育入手,他满腔心血,无私抛洒,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心做良田,春雨润物,育出一代四化英才。

  几年来,韩学厚以无私的心灵,对学生施以全部的爱,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韩学厚首先在了解家长上下了一番功夫,用他自己的话说,了解家长,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他认真对所有学生家长进行分析、给他们分类排队,然后依照不同家长、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有一女同学比较任性,家长对其听之任之。对此,韩学厚多次家访,肯定学生的成绩,又在校内给她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渐渐地,这位学生改变了她的性格,并成为班级的骨干。然而,有些家长并不了解老师的工作,每当这时,韩学厚也不灰心,仍然坚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有一名学生总是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学生说,他父母是开饭店的,没人管他。当韩学厚第一次家访时,他劝家长管管孩子,这竟惹怒了家长,“你这玩艺说的,我要是一个人能照顾好饭店,何必两个人来包呢?如果只我儿子一个人学习不好,做家长的我负责,还有不好的我不管!”说完一甩袖子走了。当时韩学厚心中像倒了五味瓶一样,自己饥肠辘辘去家访,不但没有得到理解,反而受到了家长的诘责,回家后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事后,韩学厚并没有放弃这个学生,而为此成立了互帮小组,多次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使这个学生进步很快。

    当有人问韩学厚,“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朱婷婷同学父母离异,从小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靠爷爷捡破烂维持生活,家庭非常困难。韩学厚就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交书费,买衣服,添置学习用品——在小学毕业联欢会上,朱婷婷走到韩老师身边,眼含热泪说:“我一定要争气,将来考上大学,我第一个报答的就是韩老师。”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韩老师心中的呼唤。程志启同学母亲体弱多病,家里欠下近万元外债,他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面临辍学,韩学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到程志启家了解情况,买来礼物和学习用品进行资助,并经常进行课外辅导,最终程志启以优异成绩升入初中。同年韩学厚被评为县级模范班主任。

    从自身入手,他不吃老本,常思进取,数载追求,数载砺志,勤为云梯,孜孜终日,撷取了一串串智慧之果。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韩老师始终没忘这句话。一边刻苦钻研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一边自学“充电”,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业务学习外,每天都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大专课程,并成为本校第一批获得大专学历的教师。

    十年来,他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启发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先后撰写教学论文六篇,分别获得省、市优秀论文奖。

    从理顺关系入手,他先公后私,先人后已,几多奉献,几多牺牲,寸心为笔,诚意为墨,绘出一幅人生壮锦。

    2004年,韩学厚的妻子腿部受伤,缝了20多针,在医院治疗期间,做为丈夫的他只去过一次医院,护理的任务都落在亲属身上。这些年来,他从未请过一天假,将全部的精力有在事业上。为此他放弃了很多学习、旅游的机会,把方便让给了别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十年来的不懈追求,终于获得了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韩老师的那些金灿灿的证书证明了他无言的付出和努力。路漫漫任重而道远,韩学厚老师在继续升华并燃烧着,用辛勤的汗水和热情的爱心,在兰西教育事业这块沃土上谱写新篇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