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等待红军丈夫70年 为避难削发为尼(组图)
2006-09-28

■背景

长征前后,宁化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红色娘子军”。

1931年,宁化县委设立妇女部。1932年初,城关4个区成立妇女连,每个妇女连设3个排、9个班,每班10个人,统一由妇女部和城郊局领导,随后编入红军独立第七师,隶属福建军区。

至1934年,宁化全县共有区委妇女部27个,参加妇女连、赤卫队的妇女达到774人,在各级政权中妇女担任领导职务的有452人。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县城失守,妇女组织、妇女武装分别与闽赣省苏维埃机关、宁化县苏维埃机关以及地方武装先后分东、西两路撤至泉上、方田等地开展游击战。在水茜棠地的战斗中,妇女连21名战士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胁利诱,她们坚贞不屈,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朱三秀

讲述人:朱三秀 86岁,淮土乡人,红军的妻子

我自幼就被寄养在宁化怀土张家,并和家中的“哥哥”青梅竹马。1934年,我嫁给了这位叫“张国生”的哥哥,婚后几天,哥哥参加红军离开了家乡。要走的时候他只回家一下子,告诉母亲要照顾好我,然后也没有对我说话,拿了几件衣服就出发了。

而这一分别,便是70多年。哥哥走后曾寄回几封信,之后音讯全无,想找他,可怎么找啊!在“白色恐怖”期间,我为了避难,只能削发做了尼姑,逃进了这偏僻的山村。当年他走的时候17岁,我12岁。70多年了,我还一直忘不了他。不知道他是生是死,可我一直在等他,经常会梦到他,一梦到就哭,最后哭醒了。

马观水

红军将领前妻的爱恨情仇

讲述人 马观水

身份:90岁,宁化人,16岁参加红军,红军长征后,在宁化亲历了大屠杀的白色恐怖岁月

11岁那年(1927年),马观水嫁给宁化一伊姓人家做童媳妇,16岁时,马观水响应号召,剪掉辫子,参加革命,随后,马观水认识了中央苏区工人师一团政委罗跃光,两人结了婚。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宁化开始长征后,县城失守,“白色恐怖”笼罩着这座山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马观水的表情痛苦、悲伤,不时用衣角擦拭着泪水。

参加革命的许多妇女都被抓了起来,关押在宁化横巷内“大土金老母”的家里,不少革命夫妇被国民党反动派杀掉,如九子、土金嫂。一些参加过革命的妇女逃了,有亲戚的躲到乡下亲戚家,没亲戚的逃到深山老林。吃野果,睡山洞和临时搭建起来的茅草房,十几个妇女住在一块,轮流前往亲戚朋友家讨点地瓜和萝卜青菜充饥。晚上,不敢点灯,深山老林,狼的叫声、老虎的吼声连成一片。有时蛇钻进来,吓得大家紧紧抱在一起,眼睛睁得大大的,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样一直坐到天亮。

几个月后,送饭的人传来消息,说国民党杀完人后都走了,可以回家了。我回家后一看,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有的全家都被抓去杀光了,整个宁化县城人死掉一半,非常静,静得十分吓人。

男人参加红军去了,死在外面,女人留在家里成了寡妇,宁化有非常多的寡妇村。许多姐妹最后削发当了尼姑。

我叔叔怕被牵连,强迫我和罗跃光离了婚,次年把我嫁给了上坪村的张河淦。

婚后,我才知道张河淦也是红军,曾到中央瑞金参加过培训,还参加过宁化县上的打土楼,后来和组织失了联系,才悄悄回家务农。结婚后不久,罗跃光来上坪找到我,我倒茶给他喝,他看到这种情况后,没有多说话,离开上坪村时,我送他到了村口,并和他在村口的凉亭中坐了很久,也说了很久。当他知道整个事情后,很同情我,祝我家庭幸福,并说以后还会来看我。

我还算幸运的,在那个年代,凡是参加过红军的妇女都嫁不出去,没人敢要。丈夫参军了的妇女,左等右等,不见丈夫回来,也不敢去嫁人,也没人敢要,因为我们都是“红军土匪婆”。

如今,马观水已是四世同堂,生活虽然不富裕,可她说自己很幸福。马观水还告诉我们,当年一起参加“红色娘子军”并活到解放后的还有江炎火、邱发发、黎盛珠等,虽然彼此很久没有串过门了,可姐妹的心还是连在一起的。(本报记者侯希辰 肖春道 实习生刘伟 通讯员陈昌和 文/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