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5 来源: 华商报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波 记者 冯强)没有鲜花、没有问候、没有礼物……昨日是国际聋人节,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节日,然而,西安市盲哑学校的学生,却一如既往地上自习、看电视,他们的节日,也如他们无声的世界一样,悄悄地过着。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走进西安市盲哑学校时,细雨拍打着校园,冷冷清清。
据周末值班的老师崔杰介绍,由于是周末,将近一半孩子都被父母接回家了,“留下的孩子大都来自西安以外的地方,有的还从外省来”。
3楼西头的一间女生宿舍内,十几个稍微大点的女孩围在一张桌子旁,边吃着零食,边用手语交流。在崔杰的帮助下,记者问她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都不知道。
崔杰老师给她们解释:国际聋人节,是属于你们自己的节日。问她们在这一天想做些什么,女孩子们兴奋起来,“我们想到公园转转,就是想看看。”一个扎长辫的女孩子说。
“在这一天,你们希望有人来学校和你们一起玩吗?”崔杰问。
“当然希望!”大家几乎都用同样的手势比划着。
今年的聋人节为什么没有活动,没有人来看他们,崔杰不知道。
“我认为这一天最好的过法,就是让他们和正常的孩子一起过,让他们融入正常人的圈子,融入主流社会,”崔杰说,“这需要聋哑孩子和社会共同努力,孩子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文字和口语能力,而社会,也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
据了解,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召开代表会议,会议期间,在欧洲各国聋人协会的提议下,讨论通过了将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确定为国际聋人节。意义在于引起社会对聋人工作的重视,提高聋人的社会地位。
记者随机采访的数名市民中,都不知道昨日是国际聋人节。对此,社会学家石英表示,国际上的纪念日很多,大多数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广,人们不记得也是正常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残疾人还不是很关注”。
石英表示,之所以设立国际聋人节,就是为了唤醒更多人对聋哑人的关注。“在这一天,人们更应该奉献自己的爱心,尤其是医疗机构,更应该给聋哑人一些实质性的关心。”我们期待聋人节这个节日能够真正发挥社会作用,成为聋人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200聋哑人与志愿者共度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