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等高校提醒大学新生勿带电脑入学
2006-08-31
        核心提示:浙江大学等高校为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建议大一新生勿带电脑入学。

中国青年报记者董碧水

因为网络成瘾耽误学业,上学年浙大有60多名学生退学

今天是浙江大学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报到的新生带着电脑到校的少了。

“作为新生,学校的建议不能不听。”来自湖南的女孩刘莉说。

之前,浙大在寄送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随寄了一本精致的新生手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郑重提醒:大学第一年不要带电脑来学校。

“建议学生不要带电脑到学校,也是出于无奈。”浙大招生办主任程艺说,使用电脑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其中,特别是刚刚进校的大一新生,自控能力不强,加上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沉迷网络。

据了解,在2005~2006学年,浙大有90名学生退学,其中60多人是因为网络成瘾,几乎占到退学人数的80%。而在某一高分考生云集的学院,有8%的学生由于网瘾拿不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至少一半以上的大一男生会受到网络的诱惑。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学校作出了不带电脑到学校的建议。”程艺说,但建议仅针对大一新生,如果因学习等方面需要用电脑,可以到学校的电脑机房。“学校有足够的电脑网络资源供学生使用。”

据介绍,之所以是建议而不是禁止新生不带电脑,是在调查分析并且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之后做出的决定。“因为专业的特点,一些学生平时学习就要用到电脑,所以简单的一刀切并不合适。”程艺解释。

越来越多的大学将电脑视作“潘多拉的盒子”

不仅仅是浙大,据记者了解,新学期,不少在杭高校都不约而同地对学生使用电脑、上网做出了限制。如一学院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在宿舍里配置电脑,大二以上学生若想在寝室使用电脑,要先填写承诺书,保证文明上网。另一大学建工学院的做法是,大一宿舍楼网线不开通,即使有电脑,也没法上网。浙江工商大学的学生寝室,只能拨号上网,不能接入宽带,而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3小时之后就要自动断网。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除了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带电脑以外,指导老师还要在晚自修时间到每个寝室巡视,发现学生玩游戏或看片,发白卡以示警告,并记入学生的德育考评。有的还直接与网络运营商签订协议,在晚上11点或者11点半统一断网,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在电脑、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工作和学习工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却将其视作了“潘多拉的盒子”。

“网络在为大学生打开便利之门的同时,也让不少学生陷入‘网瘾’的深渊。”一位老师说,家长花钱作为“学习机”买的电脑,到了一些大学生手中却往往成了纯粹的游戏机。

据了解,某大学学生会上一学期曾在中低年级大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自备电脑上网或在网吧上网的大学生90%以上的时间用于玩网络游戏,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超过10%。

采访中,不少学校老师反映,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已成为近年来高校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沉迷网络,成因是多方面的。”程艺说,但就客观原因而言,不少学生走进大学前,厌倦学校以应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走进大学后有了学习的“自主权”,环境宽松,使他们失去了方向感,求知方式未能转变,而厌学态度依旧,于是一些学生宁愿逃课,沉迷网络。

浙大宣传部副部长单泠认为,应试教育使许多大学生年龄上成人了,但心智并不成熟,进入大学后凸显出自制力、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的缺失,一旦遇到挫折,网络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庇护所。

限制学生用电脑,网吧老板高兴了

在一些学校的BBS上,学校限制使用电脑的做法成了热门话题。从湖北来的学生小孙说,学校怕我们沉溺游戏耽误学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怎么就没有想过,我们会到校外网吧玩个通宵呢?“这有点儿像掩耳盗铃的游戏”。

而来自温州的一位同学支持学校的做法,他说,浙大的学生差不多是各地的尖子,他们尚且因玩电脑而退学,可见电脑不能痴迷,学校的决定有助于大一新生提高自控能力,这样到了高年级就不太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尽管刚刚开学,BBS上,已有不少人开始为大一新生解决“电脑荒”支招。

一名王姓同学表示,尽管学校不希望“新生带电脑”,但他还是会把电脑带到学校。“只不过,电脑要栖身于学长寝室里。”小王在BBS上说,像他这样把电脑放在师哥、老乡寝室的办法,也是其他同学告诉他的。“尽管稍微麻烦点,但总比用不着强。”

“学校不开通网线也能对付,从大二、大三的宿舍楼里接网线过来。”一名学生在网上发帖。

再有一个就是使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笔记本个头小,存放于寝室不易被学校发现,利用无线上网卡就可以轻易上网,平时还能拿到教室或者图书馆上网。”

学校限制学生使用电脑、网络,可乐了网吧老板。随着学生即将开学,一些网吧老板开始为新学期的生意而提前打算。“沉迷网络而被退学或是考试不及格,不是网络和电脑的过错。”一名网吧老板说,你在食堂吃饭,自己打了20个包子全部吃下,撑得你满操场打滚,该骂的是食堂大师傅还是你自己?

本报杭州8月30日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