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社会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增长过热问题?还是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中国社会燃眉的问题是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失业是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稳和发展。失业率增加,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不是线性的,而是呈指数形式爆炸似发展的。当一个群体的失业率超过一个阀值时,社会的失稳将是不可避免的。
就业数字水分大
根据中国发表的官方数据,中国的失业率在4-5%,但是研究中国人口、经济、社会的外国学者都认为这个数据被大大压低了。但是具体是多少,他们也不知道。待业算不算失业?下岗的算不算失业?买断工龄的算不算失业?
根据中调查组对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的政绩报告进行复核后所公布的资料来看,北京、上海市的失业、待业率实际高达11.5%和18.5%。
二百万毕业生面临失业
从2003年以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2003年212万,2004年260万,2005年320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四百二十九万名。据估计,今年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为150万。另外,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参与西部开发,到农村去任职,担任农村教师,到社区去任职,还有动员大学毕业生当警察、当武警、出任国家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参军,一共提供这样的工作位置有75万个。如此算来,今年还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将面临失业。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有谋士向决策层献策曰,扩大大学招生,解决当时的失业率高问题,为决策层所采纳。正好赶上所谓的"教育改革(教育产业化)",大学生也要收费,所以各个高校(包括新建和新提升的)扩大招生的积极性很高,大学入校人数在短短的四年当中翻了一番。扩大招生,只能将失业率高的问题在时间轴上作个推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浮现出来,失业人数从每年一百多万上升到2006年的二百多万。
2006年7月17日,浙江电视台报导,湖州市招收浙北高速公路收费员,名额一百四十七名,报名的有一千六百人人,其中七百二十人是大学毕业生。高速公路收费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工作,只要高中水平就可以胜任,加上工资不高,每个月不到一千元,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一年的全部收入约二万元,此外高速公路收费站都在城区之外,工作又是三班倒。五个大学毕业生抢一个高中生的饭碗。从这条消息中可以看出,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程度。[转自网易教育论坛 无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