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4名聋哑人驾车游西藏(图)
2006-08-22

  去西藏,不到布达拉宫是一个遗憾,他们不愿错过。在因高原反应输液期间,王兰强始终以笑脸安慰着守在身边的王国安和大家。输了液的姐弟俩终于缓过神来,如期在第六天赶到了西藏。他们首先来到布达拉宫,得知布达拉宫为了保护文物,每天限制进去游览的人数,而按照当时的游客量,他们需要等到3天后才能进去,很是失望。

  王兰强是太原市聋哑协会的会长,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西藏,他们遇到困难后,首先想到了西藏残联。西藏残联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他们开了介绍信,希望当地的各个旅游景点给予支持和照顾。在得到帮助后,他们拿着介绍信,找到了布达拉宫的接待处。检票的工作人员得知他们是聋哑人,而且还是自驾游,非常震惊,友好而热情地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说:“全国聋哑人里面,你们太原是第一批来这儿旅游的,你们真是了不起啊!”特意免费让他们进入,当天就可以参观、游览。

  布达拉宫的样子就不用形容了,她的美丽、巍峨、雄伟的气势,当人们真正站在她脚下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立即感到自己的渺小,她那白色与红色交相辉映的宫墙不仅仅是拉萨的一面风景,更是属于世界的风景。她的辉煌与灵性,她的美丽,这就是布达拉宫。

  高深的藏文化,同样也吸引着他们。出于对藏民族民俗文化的了解与渴望,他们先后来到藏民的家中,在藏民们练习射箭、骑马的地方,品尝着藏民特有的奶茶,学习藏民的骑马技术。

  “西藏就是天堂。”王国安打着手语告诉记者,“走在西藏,感觉到人似乎就是在云底下行走,头顶上的白云伸手就能够得着。城市也很干净,没有一丝污染。”

  而在王兰强的心目中,西藏的环境美,人更美。

  “太原和西藏两个城市,你觉得哪个城市好?”记者问王兰强。

  “西藏要好些。西藏人热情好客,最主要的是不歧视残疾人。我们走在大街上,从来没有人停下来像看稀罕一样看我们打手语,也从来没有人在我们身边指指点点。”王兰强感慨地“说”。

  因为这城市的人,原准备看完布达拉宫就走的他们,又在西藏多呆了两三天。在西藏游玩了5天后,依依不舍中,他们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由于担心再次遭遇高原反应,他们决定从滇藏路上返回。但没想到的是,滇藏路让他们避免了高原反应的煎熬,路途的艰险又让他们始料未及。

本报记者文秀为 张欣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