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别哭,过几天我的病就好了
2006-08-01
超薄阅读

  在记者的案头有一封来信,这是一位不幸患上白血病的孩子的父亲寄来的。信中写道:“这封信是我靠着病床的一角用泪水写成的。它既是一位不称职的父亲的心声,又是全家人对社会的求救。请千万不要丢进废纸篓里,哪怕您能打个电话安慰一下,我也就知足了。”

  看得出,这位父亲无助而绝望。出于记者的职责,我来到医院里,见到了那个年仅6岁的不幸孩子和憔悴不堪几乎难以支撑下去的孩子的父母。

  每一个被灾难侵蚀的家庭都让人揪心,然而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和家中那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懂事的孩子,分外让人心痛。

 

看着儿子遭受病痛的折磨,林文松夫妇却毫无办法。

聪明、懂事的小湛星治病时从不叫疼,表现得很坚强。

多灾多难,优秀教师家徒四壁

    虞城县稍岗乡李新集村的林文松1990年高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无力继续求学,便回家务农。1993年,他所在的乡急招一批计划外民办教师,他有幸被选中。

  虽然是计划外民办教师,但总算是有份工作。林文松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他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教学方法,加上他为人热情又勤奋,他教的班级每次考试都在全乡名列前茅。几年后,稍岗乡中心校破例把林文松提拔为他所在小学的校长。

  由于领导的信任,林文松工作更加努力,他一边教学一边自学,几年后就取得了大专文凭,1999年被聘为国家正式干部。

  因为工作的繁忙,妻子又照顾两个孩子,林文松家中的农活全落到了他父母的身上。长期的劳累使两位老人分别患下了脑血管硬化、糖尿病、心肌缺血等疾病。

  虽然林文松转为了正式教师,但工资很低,妻子又没有工作,两个孩子还要上学,林文松挣的钱还不够父母求医问药的。面对这种状况,他咬牙坚持着,没有耽误过一节课。2004年春天,林文松的侄子在他家玩火,一不小心引燃了家中的东西,把家烧了个精光。所幸没有伤到人,但林文松的父母却因受惊吓加心疼一病卧床不起。

  这场火灾后,林文松家一贫如洗,连吃饭都困难,但挚爱教育事业的他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这年暑假,虞城县部分高中选聘教师,林文松报了名,并以较好的成绩被利民高中聘用。

  进入利民高中任教后,林文松的工资涨到了600多元,家中的条件渐渐好了一些。他更加忘我地工作,付出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多次被评为县优质课教师、学科带头人。

    晴天霹雳,儿子患下白血病

    林文松的妻子叫胡秀春,勤劳善良。夫妇俩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上初中,小儿子林湛星才6岁,在虞城县利民镇中心小学上学前班。

  小湛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原来在老家小学上学前班时,每天要走几公里的土路,他一点儿也不喊累。每天按时去上学,而且学习成绩很好。去年暑假开学后,林文松为了方便儿子上学,便把他带到利民镇上学。小湛星很听话,在学校遵守纪律,回到家里也是写完作业再玩,一点儿也不让爸爸操心。

  今年“五一”长假过后,林文松带着小湛星回到利民高中。到校后,林文松发现儿子有点懒,就摸了摸他的额头,感觉有点发烧。他慌忙带小湛星到利民镇南关的一家小诊所检查,医生一量体温,竟然烧到了39.9℃,医生当时给小湛星挂了两瓶吊针。当天下午,林文松把儿子送回稍岗乡的老家,又在村里的诊所给儿子打了两针,小湛星的烧暂时退了。

  第二天晚上,林文松不放心儿子的病情,回家探望。到家找温度计一量,小湛星又发烧了,不过是低烧。在家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和爱人及母亲便带着儿子来到虞城县人民医院诊治。做过心电图、血常规,医生告诉林文松,小湛星的病很严重,怕来不及治疗了。听医生这么说,林文松夫妇吓坏了,要求让儿子住院。医生说,快转院吧,不然可就危险了。林文松当即拦了一辆出租车,带儿子来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经过专家的诊断,小湛星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得知这个结果,小湛星的奶奶一下子瘫倒在地,林文松夫妇顿时失声痛哭:“儿子才6岁,怎么会得这个病啊!”

  如此坚强,面对病魔不叫疼

    面对儿子患白血病的残酷现实,林文松内心有种撕裂般的疼痛。然而,悲伤解决不了问题,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医生告诉林文松,虽然白血病可怕,但还有治疗的办法,不过需要几十万元的费用。别说几十万元,就是1000元,林文松也拿不出来。无奈之下,林文松把自己的工资取出来,先用500元交了住院费,暂时给儿子采取化疗的方法缓解白细胞的数量。

  住院后,小湛星常常发烧。有时候高烧不退,烧得他小脸通红,神志模糊。尽管痛苦得头左摇右摆,可他咬着嘴唇,从不叫喊。林文松夫妇不停地用热毛巾给儿子擦拭额头、手心、脚心,两口子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化疗是非常痛苦的事,可是仅有6岁的小湛星却表现得很坚强。每次打针,他都主动伸出纤弱的胳膊,积极配合医生。熟悉他的医生都夸他懂事,同室的病友都对这个“硬汉”佩服不已。

  化疗最痛苦的要数做腰穿了,那种痛不亲身体验是难以体会到的。小湛星目前已经做了4次腰穿,每次做他都不吭一声。第3次做腰穿的时候,他非要看看医生是用什么扎他的。医生把大针管藏起来,换一个小的针管让他看,看完后,他让医生给自己做。胡秀春知道儿子的痛苦,她眼里噙着泪水,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小湛星看妈妈这样,故作轻松地说:“妈妈,你别害怕,我一点儿也不疼!”

  现在,小湛星每天要打5瓶吊针,但从他的病房里,谁也听不到他痛苦的声音。

    强作欢颜,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碎

  小湛星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他,家里人更喜欢他,因为他还是个爱“操心”的孩子。

  在家跟着妈妈的时候,小湛星从不惹妈妈生气,看到家里有啥活,他都抢着去干。夏天家里种的黑白菜该收了,奶奶捆,他就拿镰刀割,并且把奶奶捆好的装上车。妈妈在地里拔草,他放学后也过去帮忙。就是妈妈干家务,他也跟着忙前忙后。

  后来,小湛星跟爸爸到利民镇上学,每到星期天跟爸爸回家,他总对妈妈说:“妈妈,我好想你和爷爷奶奶。我好好上学,考上大学了让你们跟着我!”

  隔一段时间不去姥姥家,小湛星会主动向妈妈提出去看看。见了姥姥和姥爷,他总会问他们身体好不好,并说很想他们。

  去年麦收时,小湛星听到收割机的响声,便对妈妈说麦子该收了,妈妈说明天再收。第二天凌晨3点,他便起床叫妈妈赶紧去等收割机。今年麦收时,胡秀春和林文松商量,把麦子收完卖了给儿子治病。小湛星听到了,对妈妈说:“妈妈,咱回家吧,麦子该收了!”林文松夫妇听了,心里像针扎般难受。他们知道,儿子是怕麦子都卖了家里人没粮食吃。

  从住院开始,小湛星就要书、画册看。他问爸爸:“我咋去上学啊?哥哥给我请假没有?”

  在医院住了多天后,小湛星渐渐习惯了,可他每天都要用爸爸的手机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我好了,别担心,过几天我就回家了!”

  看着孩子每天都要遭受病痛的折磨,看着孩子的生命就要枯萎却没有办法,林文松夫妇背着儿子偷偷地哭泣。回到病房后,他们又擦干泪水,装出笑脸。可这一切逃不过小湛星的眼睛,他强作欢颜说:“爸爸妈妈不要哭,我有点感冒,过几天我的病就好了!”

  儿子的懂事,让林文松夫妇心痛欲裂,常常放声大哭。

  后记

  小湛星的不幸牵动着众人的心:林文松所在的学校举行了为小湛星献爱心活动,捐了7000元;稍岗乡政府送来了1000元;亲戚朋友也纷纷伸出援手。目前,稍岗乡中心校已经召开全乡中小学校长会议,全乡教育系统正掀起为小湛星献爱心捐款活动。然而,这对于治疗小湛星的病不过是杯水车薪。现在,他一天化疗的费用要几百元,如果输血,就要上千元。林文松借遍了亲朋好友,可借来的钱仅能延缓一下儿子的生命。不知何时,儿子就会像一朵漂浮的云,飘得无影无踪。

    救助热线:13569306481

文章来源:博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