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不上课,算哪门子教授?
2006-07-28

做“高薪跳蚤” 谋科研经费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已经结束,但是关于大学的一些焦点话题,仍被人们所热议,比如:大学教授应该干什么?

在为数不少的国内高校,教授们整天在找课题、写申请、交课题、写总结、搞鉴定、报评奖……还有的当老板、做生意,就是不做教书授业的工作。

如何让教授走上讲台,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大学问题”。

教授居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

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在中外校长论坛上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东北大学某学院的一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都被组织着围绕在一位老教授周围拍毕业照。当有老师问同学:“你们知道这位教授是谁吗?”结果在场的同学竟没有一人知道,而这位老教授正是这些毕业生所在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一位院士。

“这真的很悲哀,最高层次的教授和学生在四年里都没有接触,高水平的学生怎么培养出来?”赫冀成感叹。

别说本科生“无缘”在大学听名教授的课,就连一些慕名报考名教授的研究生,也不是个个都有频频得到名教授指导的“运气”。

记者在采访中还听说过这么一件看来好笑但让人笑不起来的事:一个研究生给自己的导师搬家,搬完后导师与学生一一握手致谢,握到这位研究生时,导师亲切问:“你是哪个导师带的学生?”

学生太多、导师太忙,当今一些高校,教授“不认识”弟子,并非笑话。

多年来潜心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说,冲着教授声望上大学,却在讲台上难以见到名教授的身影,这在大学里已经不是秘密。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说,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许多大学教授都积极找课题、自办公司,并把争取到的课题全部转移到学生头上,自己则忙着继续跑项目、要经费。教授们长期远离科研、教学一线,研究水平和教学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说,一般从事教学的教授年薪是七万元左右,有科研项目的年收入可达50万元到60万元。这样导向的直接结果就是好的教授不愿意从事教学。

在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大学校长们还“创造”了一个名曰“高薪跳蚤”的新词:即一些在高薪的诱惑下,在不同的大学之间跳来跳去的“名教授”们,“今天这个高校年薪100万元聘请了一位知名教授,明天另一个学校开价150万元,这位教授便立即奔开价更高的那家而去……”

但是,教授不上课,仅仅是教授的原因吗?

“只要你引进高层次人才,10万元、20万元,甚至100万元都可以给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如此对新疆大学校长承诺。这说明政府对人才的重视,但同时也隐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有高层次人才就有了资金。

教授不上课,算什么教授?

教授不上课,人们不禁会问:学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培养人才还是办企业?教学和科研是什么关系?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观点是,“培养人才是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目标。”他认为,名教授不给学生上课是大学的浪费,也是学生的一大损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认为,教师的岗位应当在讲台上、在图书馆里、在实验室里。“过去,没有不登台讲课的教授。不给排课是对一位教授的惩罚。”

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许多校长一致认为,大学的科研项目是为培养人才服务,而不是简单的追求经济利益。研究课题是教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而不是脱离教学的借口。

如何让教授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

“不能适应您的教学方式,觉得在您这里学不到东西,在您的指导下,科研难以为继……”两年多前,上海某高校几名博士生联名要求转导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导师因忙于争取课题和公司业务而疏于指导学生。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两大功能。如何让教授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学校和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说,教授上课的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要与学生在一起交流,并给予指导。岭南大学规定所有老师每星期必须有四天在学校,并在办公室门前贴出给学生的时间。对老师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研究成果以及对学校的服务三方面。三年签一次合约,多次评估不合格的就要解聘。

“教授重视课题是正确的,但疏于教学和指导学生是不对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关键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经费申请还不完善,评审太复杂,过程太琐碎,因此耗费了教授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他建议,评审课题要简化程序、提高质量和效率,去除形式主义的东西,匿名评审可能比开大会更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