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医学院从2001年开始大规模混乱扩招,许多达不到本科录取线的考生,凭着几万元人民币顺利迈进本科行列。“学历寻租”的后果是学校声誉丧失,一些用人单位见到该医学院的学生立即免谈:你们那里水货太多!
审视这个“个例”的失败,或许能够给目前风光华丽的大学教育以警示——一所大学怎么就垮掉了?
一是地方政府与大学的“利益合谋”把大学害掉。
地方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纠缠不清的利益关系,原本这是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但是,在双方欲望急速膨胀的对接中,这种关系就会逐渐畸形起来——学校要“升格”,地方政府当然乐得其成,但却不给钱,而只是给政策增加招生指标。如此,学校有限的资源被无限地稀释;咸宁医学院的混乱扩招,当地政府部门不应该不清楚,因为学院不可能随意印个红本本当毕业证,而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核发。如此大规模的“学历寻租运动”就在主管部门眼皮子底下进行了5年,双方到底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很值得追问。
二是大学的商业化运作把自身卖掉。像咸宁医学院这种办学模式,已变成了赤裸裸的商业运作,几乎在所有环节都直白地展示着攫取经济利益的取向,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商业。
三是大学精神荒芜把自己颓废掉。其实,无论“利益合谋”,无论商业运作,都是大学精神荒芜的表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早被市场化和商业化冲击得一塌糊涂,大学不能做到坚守自身,而是一味地媚俗、趋利,不垮才怪!燕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