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 专家提醒防治越早越好
2006-05-17

  日前,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该中心首次对南京市358名中老年妇女骨质调查中发现,骨质疏松发病率达到了47.1%,其中55-60岁年龄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50-54岁年龄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超重或者肥胖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低,胖瘦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比例将近1:2。调查还显示,南京市部分中老年女性骨密度已经明显下降,平均年龄每大一岁,骨质密度就下降2.07%。有关专家就此指出,社会各界应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防治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据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放射科何仕诚副主任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已由20世纪的第13大疾病跃居为21世纪的第5大疾病,目前我国约88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患者一旦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轻者剧烈疼痛,重者可导致瘫痪,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身高缩短,出现驼背、圆背等外观改变,以及腰椎、髋部和腕部的骨折。中大医院介入放射科在对接诊的400多例因椎体压缩性骨折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中发现,有70%的患者是因为严重的骨质疏松而引起的。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专家分析说,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显著增多的原因较多,首先是钙的摄入量不够,虽然大多数女性都在补钙,但钙的摄入量仍然偏少,一般中老年妇女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该有800毫克,而南京的此阶段年龄女性钙的摄入量只有400毫克。第二是晒太阳太少,正常人每天要晒到2-3个小时才有足够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以协助身体吸收钙,如果缺乏维生素D3,即使补充了很多钙片,但吸收率却不高。第三是运动少,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何仕诚副主任医师提醒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如增加含钙量较高的饮食,多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和运动,必要时补充钙剂和雌激素等。中老年女性尤其是45岁以前停经的、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体型较瘦小的女性,更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防治骨质疏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