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妈妈对她的残疾儿女说 活着就要劳动
2006-05-1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社区干部在给张秀梳头,邱妈妈慈爱地抚摸着女儿的头

●春柳街道香华社区82岁的邱桂花老人有三个肢体残疾的儿女
●其中两个残疾儿女现在能够自食其力,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过得有滋有味
邱妈妈对她的残疾儿女说 活着就要劳动

     在沙河口区春柳街道香华社区,有一位82岁的老妈妈邱桂花,她的孩子中有三个是肢体二级残疾。腿部严重变形导致他们站立、行走都非常困难。邱妈妈至今还照顾着这几个已经人到中年的孩子,而她的有残疾的孩子们,也在靠自己的双手挣钱。邱老妈妈教育她的孩子:“虽然你们有残疾,但人只要活着就要会劳动,劳动能养活自己,不劳动不得食。”

学会种菜体会劳动的乐趣

    邱妈妈在年轻的时候,就为了照顾自己的孩子而放弃了工作,全家的收入都来自丈夫微薄的工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邱桂花在自己家的小后院里种起了梅豆、小辣椒、丝瓜等蔬菜。不仅自己种,她还让3个有残疾的孩子跟着一起种。她说:“这3个孩子因为腿脚不好,没上学。不认字不要紧,可是不能什么都不会干。虽然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但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就行了。长大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养活自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记者昨天来到邱妈妈家时,她的女儿张秀(化名)正跪在地上,用小抹布擦地。张秀不仅是肢体二级残疾,而且视力还是一级残疾。但她的性格特别开朗,在家里一刻也闲不住,总是帮妈妈干点活。“别看她的眼睛和腿不好,但她的手头快,擦地、蒸馒头、切菜,她都能干。”香华社区的书记汤晓黎这样告诉记者。

每天走20里地接送孩子

    邱妈妈的孩子渐渐长大了,她开始多方联系,要让孩子们去劳动养活自己。张秀在离家比较近的福利厂糊纸壳。那时,张秀还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东西。她腿不好,就负责糊纸壳,她手头快,干活认真,和她一起干的老对就负责搬纸壳,两人配合起来总是干得最好的。

    张秀的哥哥张力(化名)在一家福利厂做勤杂工,这家福利厂在离家5里地以外的侯家沟。为此,邱桂花每天都要早起,先送张秀,再送张力。到晚上,邱妈妈再把两个孩子接回来。

    张秀和张力很要强,不管刮风下雨,从来不旷工。有一年冬天,张秀的脚上冻得起了痘,可她没要求休息,依然天天坚持工作。从家到单位的路不算远,但张秀的两条腿没办法分开来走路,一米长的路,她需要走六七步,每天就这么一步步地挪着去上班。邱妈妈看女儿脚都冻坏了还去工作,她既心疼又自豪。

买1寸长小鱼庆祝女儿领工资

    张秀17岁就参加了工作,她到现在还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领工资时的喜悦。“那时我在福利厂糊纸壳是计件,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我领到了15元钱,我太高兴了。我是一个残疾人,能挣钱贴补家用,我感到自己不是废人!”张秀说:“回家后,我把15元钱都给了妈妈,妈妈捧着钱哭了。”

    为了庆祝女儿挣钱了,邱桂花去买了鱼回来庆祝。“鱼小只有1寸多长,家里困难买不起大鱼,可这小鱼全家人吃着感觉特别香、特别有味。”邱妈妈有些酸楚地告诉记者,要强的张秀工作特别努力,可好长时间也没有转正,为这事,她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以致把眼睛都哭坏了,到现在什么也看不见了。后来,张秀因为工作表现突出,终于转为了正式工人。

清苦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1996年,邱桂花的丈夫去世了,家里更拮据了。香华社区的汤书记在了解了她家的事后,给他们办理了每月800多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今年已经82岁的邱妈妈身体已大不如前了,可她还在操持着这个家。

“4口人的家,不能没计划,不能浪费。我每天早上到早市去买最便宜的菜叶,一天我和孩子们吃两顿饭。”邱妈妈说:“现在,社区干部三天两头往我家跑,又送米又送面;区发改委还和我家结成了帮扶对子,政府对我们可照顾了,我家的生活也好多了。”

    邱妈妈的身体不太好,但她不舍得去医院,自己买了个穴位按摩图,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就照着图按按。邱妈妈经常与儿女说笑话,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娘儿四个也过得有滋有味。

    提起妈妈,张秀、张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有妈妈,我们活不到这么大;没有妈妈教我们劳动,我们也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我不觉得残疾人低人一等,因为我同样可以用劳动创造价值。有妈妈在身边,我的感觉就是俩字:幸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