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义务照顾孤寡“阿公”
2006-05-16

 东凤镇东兴社区黎胜好阿姨一家人,40多年来义务照顾该社区孤寡老人陈能长,直到老人在一个月前去世。这一家人的举动,在东凤镇东兴社区群众和干部中一直传为美谈。

“搭伙”同事变成家中“阿公”


   黎胜好阿姨今年65岁。1964年,她与丈夫陈潮顺进入当时的东凤农场工作,住在隔壁的同事是来自南头镇的陈能长老人。当时,陈能长老人已经55岁,但还没有成家,为方便工作,陈能长老人便主动要求和陈潮顺、黎胜好夫妻一起“搭伙”煮饭,在生活和工作上也可相互照应。就这样,三人在农场里一住就是八九年。
   上世纪70年代初,东凤农场并入当时的东凤村,村里给村民安排住房,好姨一家和陈能长老人再次成为屋前屋后的邻居。这时,好姨的几个儿女已先后出生,但陈能长老人仍然是孤身一人,考虑到老人独自生活的孤独与不便,好姨一家便让老人到自己家中一起吃饭,一起生活。自此,陈能长老人变成好姨家庭中的一员,好姨一家也改口叫老人为“阿公”。
   夫妇两人除了要抚养儿女外,还要赡养母亲,日子本来就过得很艰难。村里的人见此情景,纷纷劝好姨不要再照料能长老人了。但好姨说:“生活中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我们虽然说不上是雪中送炭的人,但叫我们在最困难时,置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于不顾,实在是不忍心。”

悉心照料直到老人离世


   后来,好姨的家婆去世,他们的儿女也逐渐长大,此时的能长老人成了五保户,每月可领到一定的粮食和补贴金,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但他还是要求和好姨一家一起生活。好姨一家也乐意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据东兴社区的村民介绍,每天能长老人起床后,都会先到好姨家或社区里的小餐馆吃早餐,然后到村里找老人聊天,或者到周围走走看看,中午和傍晚吃饭时分又准时回到好姨家吃饭。
   因为从小就跟老人生活在一起,好姨的儿女们一直把能长老人当爷爷孝敬,吃饭时总是抢着为老人夹菜,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想着先给“阿公”留一份。除此之外,好姨夫妇每天还会到能长老人住的房子里走一走,为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添置衣被,每个月还给老人一些零钱。近年来,老人曾因病三次住进了医院,也都是好姨和儿子轮流照顾他。
   据了解,能长老人在南头老家的侄子曾几次接老人回去小住,但老人每次都“偷溜”回来,老人对村民介绍说,他已经习惯与好姨一家一起生活,离不开好姨一家。
   好姨一家长期对老人义务照顾的举动,在东兴社区干部和群众中有口皆碑,好姨的老邻居英姨评价说:“不是媳妇胜过媳妇,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今年3月,由于能长老人原来居住的房子要拆迁,居委会在离好姨家较远的地方为老人安排了新住处,并派人照料老人,但好姨还是经常去看望、照料他们的“阿公”,直到4月上旬,97岁高龄的老人平静离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