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台江新港的陈树华是一位退休老干部,而余依菊老人是归国华侨,1949年她从缅甸回国,一直在居委会工作。这次,他们是一起报名捐献遗体和器官的。陈树华说,他母亲的思想非常开通,平时他们在一起聊天时,就曾说到捐献遗体事宜。最初,他们通过电视看到国外有许多人自愿捐赠遗体供医学教学科研使用,便萌发了这个想法,不过当时国内捐赠遗体的程序非常复杂且捐赠的人也不多,所以自己也没什么行动。
前不久,他去医院看望同事的父亲,无意间看到的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他。当时,一班实习医生在一名老医生的带领下,用手去感受病人器官所在的位置,这让陈树华吃惊不小,他拉着实习医生问:“你们学医的,还不知道器官的具体位置吗?”实习医生告诉他,目前可供科研使用的遗体不多,他们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听到这,陈树华拍着胸脯认真地说:“我会将遗体捐献出来供医学教学科研的。”回来后,他于5月9日第一次打电话向省红十字会咨询捐赠报名相关事宜,并在当天向全家人表达了这一意愿,家人知道后都非常支持,征得他母亲一同去捐赠遗体的同意后,第二天,他便迫不及待地赶去市红十字会报名。
据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胡晓强介绍,目前我市自愿捐赠遗体的报名者仅有200多人,目前遗体实现捐献1例,器官实现捐献2例,余依菊老人成为目前全省年龄最高的自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报名者。(记者卓巧华通讯员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