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公益之辩:“穷孩子”到底为什么?(上)
2006-05-12
湖南省长沙市62岁的退休老职工屠孝天将平时积攒下来的退休金和打工挣来的近40万元用于兴办义学,创办大陆首家全免费寄宿制"穷孩子"义学班,3年来,共有400余名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子女在这里受到教育,因此入围"2005年湖南十大公益事件",一时声名鹊起。



屠孝天(右)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举动却又使屠孝天成为当地舆论的焦点。他正着手创办一家"穷孩子"保健食品厂,以企业利润贴补办义学费用。是公益必须靠商业维持运转,还是商业利用了公益牟利?"另类"公益事业备受质疑。

花甲老人倾囊办义学

    屠孝天原是长沙微型计算机厂党委书记兼厂长,1992年因公负伤后提前退休。当时,他既无住房,也无田地,日子过得很紧张。1992年,他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只身去深圳打工。回长沙来后又开了一家电子厂,并在当地有名的电器城做起了家电生意。到2001年时,积累了一笔资金。自己有工资、劳保,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无后顾之忧,屠孝天开始想着如何回报社会。

屠孝天(前排中)和穷孩子义学班部分师生。

    早年家贫失学的痛苦经历和"没有知识寸步难行"的人生感悟,促使他决定通过帮助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上学改变他们的命运。但资助只能解一时之急,义学却可解一生之忧。2003年7月,他从湖南省五交化公司租下位于长沙市区的一栋旧楼房,进行简单的装修,并买来电脑、置办学生用高低床,办起了"穷孩子"义学班,教授语文、电脑、英语等5门课程。首期招收的35名学生全部来自长沙市区城市低保家庭中,主要是初中毕业后无钱上高中或职高的学生。学校对他们实行"四免一提供",即免学费、免教材费、免上机费、免食宿费,提供生活用品。 

   不到两年时间,屠孝天的"穷孩子"义学班共办了6期走读班,为长沙市区低保家庭的364名贫困孩子提供免费学习。但在实践中他感到,农村特困家庭的子女同样需要帮助。2005年4月,他在全国率先办起了全日制寄宿制义学教学班。这样,长沙市辖区内的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等地因家庭贫困失学的38名初中毕业生,凭乡民政所开的特困证明报名入学。学校为这批特殊学员开设了平面设计、基础英语、电脑维护等5个专业。

"我是这次义学班的最大受益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屠孝天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导。"来自宁乡枫木桥乡的19岁青年陶鹏含着眼泪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前几年,父亲得了精神病,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甩,弄得家里一贫如洗。前年,他初中毕业后,母亲东拼西凑了200元让他到广东打工,钱用完了也没找到工作,只得露宿街头。后来,他到基建工地做小工,在多次受伤的情况下,忍痛做了两个多月,挣了1000多元。望着这点血汗钱,他悟出没有知识就没有出路的道理。回家后,他从乡政府得知屠老师办的义校不交钱也可读书,去年4月,他带了些日常用品就来到这时,学习速录,一年下来学了不少知识。

“穷孩子”在上电脑课。

    义学班的走读生掌握了一门知识或技能后,相当部分开始自食其力。今年18岁的王红梅随打工的父母来长沙时,因电脑不过关,一时没有事做,想继续学习家里又拿不出钱。2004年上半年,她在义学班免费上了一期的文秘班,出去后被长沙一家外企聘用,每月包食宿还可拿700元工资。她父亲王初中说:"有没有知识确实不一样。我跟她母亲打小工,又脏又累,两个人的工资才抵得上小孩一个人的。屠老师为贫困家庭做了一件大好事!"

    屠孝天办义学的举动受到社会称赞。长沙市慈善会主任陶鑫充分肯定"穷孩子"义学班是慈善之举。她说:"慈善事业说到底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生存权是指助残、帮困,保障发展权是指助学、慈善教育。屠孝天办的义学班,是教会穷孩子知识和技能,属于给弱势群体提供发展权帮助,属于个体慈善行为,在为社会办好事。"

另类公益之辩:“穷孩子”到底为什么?(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