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是:爷爷奶奶们
丢开生理和血缘的联系,母亲从不缺乏。亲戚和长辈总是自觉自愿的母亲扮演者,他们奉献时间,付出耐心,供应母性,并且提供金钱支持。在小学生的作文里,你通常能找到“挽着奶奶的手去买菜”的字样,在真实母亲缺位的时候,爷爷和奶奶是最佳的替代者,至少孩子们是这样看的。
关于母亲缺位的原因都是如出一辙的千篇一律,为生计,为家庭,为攒够1 8年的义务履
行经费,或许还有不甘于就此黄脸,立志一搏最后发光的主妇们。但凡有父辈作为后盾,要卸下身为父辈的责任总是轻而易举和理所当然,何况其中隐约还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中国式的伦理观念和关系让闲来无事的爷爷奶奶们总算能够老有所为,隔代的血脉成为晚年的唯一事业。他们比保姆可靠,比幼教勤奋,心甘情愿的廉价和无偿,并且乐此不疲。当自己的子女已经无暇或无意享受母性时,孙子和孙女是唯一可倾注的对象,是儿孙更需要他们,还是他们更离不开儿孙?这是个问题。
美国的主妇们习惯于在周末带着子女去看望父母,中国的母亲则冀望于在周末可以从父母手中要回孩子.不计其数的教育专家撰写着不计其数的育儿圣经,警戒爷爷奶奶们切勿过界,妄图取代母亲的职能;提醒为人母者不要过于操劳外事而荒废了亲子关系。所有人都读过它,但始终,它不如“挽着奶奶的手去买菜”那样深入人心,并且得到默认。
(来源: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