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0日,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科学考察队从拉萨出发,开始了“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行动。科考队分为大陆湖泊、冰川冻土、火山地震、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多个专题领域的考察组,以可可西里为点,以青藏高原为面,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背景下展开科学研究。40天后,他们到达青海省茫崖镇,期间记录了大量资料和数据。
有专家称科考成果对于可可西里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科考过程中遗留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大队人马对原始生态的影响------同样值得探讨。事实上,科学探索中“求发展”和“可持续”的矛盾,不仅限于可可西里、青藏高原,还包括南极、北极,甚至外太空---空间站拓宽了人类的脚步和视野,同时造就了大量的漂浮垃圾。
以下公开信出自可可西里科考队数名“野外协作者”(帮助科学家工作的人)及曾经在可可西里工作的志愿者之手,本报进行了编辑,并添加了标题和小标题。为公正起见,科考队领队对志愿者的答复同时编入信件。
这次考察还将持续两年。
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
环保的问题从拉萨一出发就开始了。此前,我们的领队曾说:“像羌塘、可可西里这样的地区,是非常极端的环境— —一旦破坏恢复起来很难,所以应该对其进行最好的保
护。”甚至有媒体报道说:科考队打算把大便都带出无人区。
但9月底,在圣湖纳木措宿营3天时,这支60多人的大部队没有统一处理垃圾的地点和措施。在某些队员的提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