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云杉(Picea montigena),又称瘦叶杉。高山杉。根据《中国植物志》和《四川植物志》的记载,该植物于20世纪初被发现,模式标本产于 四川省康定县折多山,生长在海拔3100-3300米地带。由于其形态与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近似,最初曾被分类学家列为丽江云杉的一个复合种和变种,后又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种。
康定云杉和丽江云杉、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以及白皮云杉(Picea aurantiaca)既有相似之处,又具各自不同的特征。康定云杉小枝有密生毛,叶下面每边有1-4条气孔线,与川西云杉近似。不同于丽江云杉和川西云杉的明显特征在于,球果成熟前种鳞露出部分背部为绿色,上部边 缘为紫红色或红色。与白皮云杉近似之处是球果成熟前种鳞露出部分颜色相同,不同之处是树皮呈深灰或暗褐灰色,小枝有密生毛,叶下面每边有1-4条气孔线,先端钝或尖。
康定云杉树干通直,木材坚韧,纹理致密,经久耐用,是建筑和家具的优良用材。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砍伐,早在20世纪50年代,它的分布数量已经十分稀少,70年代以后,几乎很难再见到它的踪迹,分类学家只能通过前人采集到的有限标本,来确定它在松科云杉属中的地位。
康定云杉是四川西部地区物种强烈分化的种类之一,对研究云杉属的系统发育和青藏高原隆起与物种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84年我国公布的首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曾被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1983年,我接受《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委会的任务,负责拍摄康定云杉的彩色照片,在此之前,竟连一张康定云杉的黑白照片也没有。当年9月,我和胡孝宏、邱发英、张建平等一行数人来到康定,在康定县农业区划办公室陈茂林的陪同下,我们在折多山一带拉网式地搜寻了几天,终于在榆林乡老榆林村附近一幢房屋边发现了一棵树形挺拔的云杉大树。该树高25米,胸径约65厘米,时值果期,我们从掉在地上的小叶和幼果的颜色特征上得到证实,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康定云杉。为了拍摄到果实在小枝上真实生长情况的照片,陈茂林决定爬到树干上部去采集一段带果的小枝。他刚刚爬了不到2米高,忽然从大树旁边的小屋里跑出来一个老太太,她一边吆喝,一边打着手势,嘴里叽哩咕噜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迎上前去,费了很大的劲才听懂她说话的大意。原来,这棵树是她家的风水树,任何人不能动。我一面向她道歉,一面耐心地向她解释,又拿出一些钱给她,她才勉强同意我们拍照。事后才知道,这个老太太姓马,已经70岁了,她是这棵大树和小屋的主人。当天,我们不仅拍摄到康定云杉大树的照片,还拍摄到具有典型特征的果实照片。后来,这两张照片同时登载在《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上,全世界的读者第一次见到了康定云杉的尊容。谁知,那次拍摄到的康定云杉照片,竟成了这种植物的遗像。
去年3月,美国《同家地理》杂志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我,他们将派记者到川西采访,在他们列出的需要了解的物种名单卜,我看到了康定云杉的名字。我赶忙打电话找到陈茂林,询问当年那棵大树的生长情况,此时,陈已任康定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几天后,得到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陈告诉我,他已从榆林乡政府了解到,那棵大树早在10年前马老太太80岁生日前夕被砍掉为她做了棺木。我没有马上把这个消息通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朋友,心里一直盘算着把这件事淡化,只要他们不问,我决不主动提起这棵树的事。
6月初,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两名记者如期而至。他们到达康定的当晚,就提出要去看康定云杉,我只好硬着头皮把10年前发生的那场悲剧告诉了他们,谁知他们仍然坚持要去现场。第二天,在陈茂林副县长的陪同下,我们到了老榆林村。在一幢新建的房舍里,我们找到了年近90高龄的马老太太,交谈中,她竞然回忆起了18年前我们来此拍摄照片的事。当她听说陈茂林已经是她们县里的父母官时,显得有些紧张。马老太太带着我们来到她家的自留地,找到了那棵大树残留的树桩。我们站在已经腐烂的树桩旁边,就像站在一个远古战场上牺牲将士墓碑旁一样,此时此刻,所有的人心情部和我一样,沉重中又带有一丝遗憾。
当我们准备进一步询问大树被砍伐的情况时,马老太太已经不知去向,我们来到她家,只见大门紧锁,周围的邻居说她已经走了。
返回康定县城的路上,我一直在自责,如果18年前我们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今天的结局也许不会是这样。看来,我们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要去做,其中,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即将结束时,我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在已经腐烂的树桩10余米处,发现了十余棵生长良好的30-60厘米高的幼树。这些幼树是否是康定云杉的后代,将在10年后它们长大结果时才能最后确定。陈副县长已经向当地有关人员作了安排,密切关注这批幼树的成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