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怪异动物科学实验
2008-01-04

    来源:农博网—新浪科技

    北京时间1月3日消息,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过去的一年,科学家在干细胞、太空等领域的研究又取得显著进步。

    不过,科学家从事的一些看上去很怪的实验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从发着荧光的猫咪到放“绿色屁”的袋鼠无所不包。问题是,科学家为何对这些怪实验情有独钟?

  为何要研究袋鼠屁?

  资料图片:袋鼠

  在去年年初之前,我们也许认为,袋鼠最让人感兴趣之处莫过于它们平庸的“左勾拳”(它们在电视节目《斯基皮,丛林袋鼠》中的拙劣表现都是明证)以及它们从澳大利亚荒郊野地营救不小心走失孩子的能力。

    不过,澳大利亚昆士兰科学家去年1月公布的一项研究让我们见识了袋鼠鲜为人知的一面——这种有袋动物最聪明的技巧是能放“绿色屁”。

  在这项历时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袋鼠胃内壁中隔离了一种细菌,找到了袋鼠屁中不含甲烷的原因。甲烷是一种破坏性远远超过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

    安特霍尔·克利夫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揭开这一谜底将有助于找到培育“环境友好型牛”之策。这种肠胃胀气的动物每年产生大量甲烷,占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仅次于发电站。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袋鼠的这种细菌添加至饲料中,就能培育出具有低碳特征的牛群。

  科学家其实早已清楚,袋鼠胃的作用不仅仅是排出“绿色屁”——它们非但不制造甲烷,还能产生醋酸盐,一种改善消化的化合物。给家畜添加含有袋鼠细菌的饲料,将培育出更环保、生长速度更快、繁殖能力更强的家畜。

    不出三年,用以消除甲烷的饲料补充物就将上市销售,不过,一些科学家还指明了一条更为直接的解决之道——何不直接吃袋鼠肉?这一定会有助于减少袋鼠的数量(这种有袋动物的数量在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成为一害),并且,据说袋鼠的肉鲜美无比。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皮特·阿姆普特说:“袋鼠肉好处多多,低脂肪,高蛋白,势必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为什么要在青蛙身上盖上特氟隆?

  资料图:青蛙

  青蛙和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商标名称),这两样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似乎只有在法国厨师的煎锅中才能交汇。但在去年8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对外详细公布了一次培育“不粘”青蛙细胞的实验。

    想必很多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科学家要做这种实验?从20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就对青蛙十分感兴趣,因为它们的皮肤能产生一种称为抗菌肽(AMPs)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青蛙抗感染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

  抗菌肽是用途广泛而有效的抗生素。它们是免疫系统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微生物和病毒进入体内时与它们展开搏斗。

    科学家尝试利用青蛙皮肤这种抗击疾病的特性,将抗菌肽置于药膏,或其他用于抗击人体感染的治疗中。不过,人体皮肤的酶会粘在抗菌肽上,令它们失去效用,而增加抗菌肽浓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会带来毒副作用,如破坏血液中重要的有携氧作用的红细胞。

  为阻止这种破坏性的粘性,科学家想起聚四氟乙烯的优点。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家尼尔·玛什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聚四氟乙烯的特点值得他们借鉴。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涂层,能防止煎蛋粘在煎锅上。

    玛什的同事林赛·格特勒说:“聚四氟乙烯的作用主要依赖于不反应氟涂层。在我们把氟植入抗菌肽后,其稳定性增强,阻止它们与体内的其他蛋白质起反应。”

  对于青蛙来说,幸运的是,它们生成这些不粘抗菌肽不太麻烦。玛什及其研究小组使用了Pexiganan,一种在光滑爪蟾(Xenopuslaevis)身上发现的人工合成抗菌肽。接着,他们用氟化聚合物取代了pexiganan中的某些氨基酸,称之为新的、不粘缩氨酸fluorogainin·1。

    玛什及其研究小组希望,加入聚四氟乙烯的抗菌肽有助于医生抗击那些对常规治疗方法抗性越来越强的细菌。

    它们可能出现在特制药膏中,用于消除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溃疡、眼部感染,甚至“超级病菌”抗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