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意识巨变令外国留学生称奇
2007-12-21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2000年,中国。我在合肥的安徽大学学习中文。安徽是中国中部工业不发达的农业省。

  在初到合肥的第一周,我就去参观了动物园。合肥有两个动物园。市中心有一个小的,还有一个在远离市区10公里的山区,叫做合肥野生公园。在野生动物园门口的牌匾上赫然写着: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和平共存。

    我当时很惊喜,因为之前听到的都是中国动物园可怕的故事。那里确实有森林和沼泽,小鹿悠闲地漫步其间;鸟舍整齐地排列着。

    在忙碌的中国这里就是一块和平的绿洲。但为什么这里是这么安静呢?载我来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座新建的公园不好玩,他宁愿去市中心那个老的。

    在这里,只在猴区我才见到了一群中国游人。一些人在喂猴子小点心,另一些摇晃秋千上惊恐的猴子,玩的不亦乐乎。现在我明白了,牌匾上写的“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存”在合肥还远远实现不了。

  2000年,垃圾在中国是个大问题。我在商店里购物都会用自备的袋子,售货员会很自豪地告诉我:“我们提供塑料袋,免费的。”当我用不标准的合肥方言给她们解释,使用塑料袋会制造更多的垃圾时,都会收到售货员“外国人真是奇怪”的眼神。

  一个大学生跟我说,两年前他才刚刚知道电池不能直接仍到垃圾里,需要回收。这使我深思。中国缺少的是环保教育。

  7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已经不再从窗户乱扔废物。中国环保局宣布,2006年42.5%的城市废水和59.5%的城市垃圾都已经经过处理。

    200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2.9%和20%。中国的城市已经逐渐的重视环境问题。环保局治理环境的决心很大,2005年就叫停了30个不符合环保规定的大型项目。

    各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环保进行报道。研究人员和环保人士经常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授环保的各种常识。非政府组织也可以为环保贡献一定的力量了,这是事关所有人的大事。(邵京辉 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