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普氏野马繁衍旺盛野生家族
2007-11-14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记 者 李晓玲 高 帆)经过六年的野放生活,曾经流离失所的普氏野马在它们的故乡——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普氏野马野生种群。

    记者近日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自2001年8月首次放野以来,已经有三批共55匹野马自由驰骋在“原生地”的戈壁荒漠上,野放野马的种群开始不断扩大,孕育在野外的第二代、第三代小马驹开始陆续诞生在野外。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通过持续的跟踪发现:截至目前,完全野化生存的普氏野马已经繁殖了36匹小马驹,繁殖成活27匹,平均繁殖成活率达到70%。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曹杰说,今年下半年放野的一个野马种群,目前已经远离了原来的野放点,深入到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西部,活动在离野放点120多公里的沟谷地带。

    正在此间进行野马国际联合科考的动物学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们通过最新的卫星遥感地图寻找到了野放野马的活动轨迹。

    为野马佩戴的GPS项圈,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掌握野放野马的行踪。野马中心工作人员曾试图根据GPS定位的野马项圈接近野放野马,可野马在距离曾经的“保护者”和“繁育者”数百米外,就如闪电般地飞奔离去。

    欧洲区普氏野马繁殖计划负责人、德国科隆动物园园长孜莫曼女士告诉记者,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野马野生种群。野马已经逐渐远离了保护者的影响,开始了自由地生活。

    学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基马”的新疆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三大、新疆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保护区面积14800平方公里,以保护荒漠半荒漠区动植物为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