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呼吁理性看待中国环境问题
2007-11-10

 新华网东京11月9日电 日本《呼声》月刊11月刊登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整个世界的缩影。单纯地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文章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独自承担了世界范围内相当比例的制造业生产,这一点不能忽略。生产基地集中在中国,相应的环境负担也会集中到中国。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中国承担了全世界相当部分的环境负担,而且环境政策相对宽松,才吸引众多企业来中国投资建厂。

  此外还存在所谓“碳连锁”问题。比方说,日本为了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征收环境税,这就会迫使一部分企业将生产转移至中国等限制比较宽松的国家。至于钢铁产品,尽管最后的精炼过程还是要回到日本国内,但之前的一系列生产活动都被逐渐转移到了中国。最终的结果是,虽然日本国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但对整个地球来说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是在增加。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以国家为单位制定限制措施,应当在整个地区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制定一套合理的减排制度。不能把负担完全抛给中国,而是应该将此问题作为全球性的经济问题通盘考虑。

  文章说,在环境污染和资源问题上,多数意见都认为“日本是受害者”,当然认为是加害者的意见也不是没有。最明显的就是垃圾出口问题,特别是随着家电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废旧家电数量迅速增加。尽管有一部分可以循环再利用,但是从总体来看,不能否认这加重了中国的环境负担。

  文章呼吁确立包括日本、中国及韩国在内的“东亚环境共同体”这种全球化视角,跳出20世纪旧有的思维模式。现在的情况是,要想保证作为共同资源的环境、水、能源和食品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建立共同的管理体系。

  文章最后指出,如何把环境问题作为全球性问题平稳地解决,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课题。

来源:搜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