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变 老鼠不再害怕猫[图]
2007-11-08

来源:中国经济网—搜狐

日本经改变老鼠基因 使其不再害怕猫类动物

 

    日本科学家已经培育了一种新的基因改良老鼠,它们不具备感知危险气味的能力,因此,对其死对手猫一点都不觉得害怕,相反还大胆地在猫身上爬来爬去,甚至偎依在猫身边。此研究发表在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这种老鼠通过基因改造,失去了其鼻子特殊的感受器,这是专门嗅知食物或捕食者气味的器官。科学家这样做是为了更加了解嗅觉的机理。

 

    老鼠可以通过其它嗅觉细胞来探知这些气味,只可惜没有关键路线来触发大脑产生恐惧感,因此,当死对手猫或酸性化学物或其它凶险化合物在场时,它们也不感到害怕。

 

    为证实这一点,科学家将一只这样的老鼠放在猫身上,只见它又闻又吻,还与猫玩耍起来。

 

    此外,为进一步探测这些老鼠对危险的感知能力,研究人员还将老鼠放在一个能产生疼痛感的旋转平台上,还放些捕食动物如雪豹和狐狸的尿液让它们闻,看老鼠是否害怕。

 

    结果发现,这些老鼠开始小心翼翼,之后很好奇,没有一点害怕的表现。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Hitoshi Sakano负责此项研究,认为此发现可以解释老鼠嗅球有很大的不同或差异。

 

    嗅球是老鼠的前脑的感觉器官,里面有数千丛嗅小球(glomeruli),可以接收数百万接受器细胞感受的信号。而分离了嗅小球的老鼠只习惯于接受警告气味,此论文表示。害怕可能与嗅觉有关,由大脑中特定的接受器来触发。

    老鼠有大约1000个气味感受器基因,而人类只有400个有用,其它800个没有用,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嗅觉很差,甚至区分不了今年与去年的葡萄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