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发臭 渔民逃离海岸线
2007-11-04
滚滚黑水向东流,化工园锁链剿杀中国海

  以渤海为代表的中国近海生态环境,已接近崩溃边缘

  海洋正在死去。中国的海岸线,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排污现场。鱼儿越来越少,鱼苗难以长大,海水日渐浑浊,连空气也变得难以忍受,曾经富裕、热闹的海边开始成为不宜居住之地。当污水经过成百上千的江河汇流入海后,通过沿海盐场晒制的海盐,有毒的污染物又循环到人们的餐桌上。大海,正在变成危险的地方。

  鱼儿哪去了

  渤海湾的天下鱼仓已经快要颗粒无收,“多少鱼都被呛死了,没了鱼,人也快死了”

  2007年7月3日,53岁的徐法海将60万尾牙鲆鱼苗放入渤海湾。这已是人称“全国义务增殖放流第一人”的山东省招远市渤海养殖育苗场场长徐法海的第三次义务放流。

  “现在连鱼子鱼孙们都捞起吃了,大的鱼几乎看不见,如此下去,子孙后代们的饭碗怎么办?”靠海为生的徐法海前几年的生意并不差,积累了几千万元的资产,“可是,大海不像以往那么富有了。”渤海湾的天下鱼仓已经快要颗粒无收了。

  此前,徐法海已经放流过80万尾牙鲆鱼和3668万只海蜇苗。但是,这些鱼儿能平安长大吗?

  这个月,北京一海鲜店的采购员王书全也比往常苦恼许多。“顾客们都说虾味道不好,鱼也没以前好吃。”他寻遍京城几大海鲜市场,也没有找到合乎顾客口味的海货。“全是养殖的,现在哪里还有真正海里的?”

  “多少鱼都被呛死了,没了鱼,人也快死了。”2007年6月13日,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发布消息,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渤海湾及莱州湾的近岸港口、黄河、小清河、章卫新河等入海口和沿海企业排污入海口等周围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上游来的黑水

  “脏死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省份的污水,大部分流经这里入海”

  “脏死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个省份的污水,大部分流经这里入海。有一次,我带着人去上游辛集镇关闸,差点把一个姓杨的主任扔到河里。”黑矮又壮实的侯宝友提起去年的一次冲突,激动起来,“他们逼得我们活不下去了。”侯是山东省无棣县埕口镇水沟村的村委会副主任,靠打渔为生。

  水沟村就在漳卫新河的入海口,一村2000多口人靠着大海为生。“1995年以前,这条河的水可以饮用,现在,连庄稼都不敢喝,鸭鹅碰上就死。”侯宝友说,从海里打上来的鱼,“一抖鳞全掉了,捞上来鱼就是死的。”“渔网在海里放下去,收网时沉得拉不动。”不是鱼多得让渔网如此沉重,而是黑糊糊的油污和杂物挂满了渔网,白色的网线一下就变成了黑色。

  一位村民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烧了一条刚从海里打上来的鲈鱼,客人夹一块鱼肉送到嘴里,扑鼻而来的却是一股浓烈的柴油味。

  无棣县小泊头水质监测站一次对漳卫新河入海口水质监测显示,COD(化学需氧量)含量达到159毫克/升,属重度污染,水中生物丧失了生存条件。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漳卫新河污染主要来自河南、河北和山东的部分城市。其中省外的污染占82%左右。山东省内临清、德州两市的污染占18%。

  逃离海岸线

  不走,连人也快活不成了。苏北的海滨村镇的居民普遍面临着这样的苦恼,“我们怎么办?家园就这样抛弃吗?”

  “到外面打工去,大海是靠不住了。”侯宝友说,以前,他一条船能收入四五万元,现在只有几千元,鱼虾早打不到了,只能搞些虾皮。在此居住多年的渔民正背井离乡,逆着大海的方向,搬到了无棣城里。

  “走的都是有钱人,我们这些没钱的,还得守着脏了的大海拼。但不搬走也无法生活”,季家养过70多亩水面的螃蟹,2001年以来再没养成功过,一年就赔掉几万元。“螃蟹不能碰这里的水,一碰就死。”

  “不走,连人也快活不成了”。这种悲凉的逃离情绪同样体现在苏北海滨村镇的居民,“我们怎么办?家园就这样抛弃吗?”

  如果这些沿海的村镇撤离大海,苏北至山东,将有多处近海处留有“无居民区”,甚至,在苏北的盐城、连云港上百公里的狭长近海区域,可能留下的将只有海鸥、芦苇和滩涂。

  化工剿杀海洋

  能钻进一个成年人的粗大排污管道,沿着海岸线随处都是

  逃离不仅是在躲避远道而来的河流上游黑水。灌南县堆沟村74岁的老人陈宋法来到海边,指着海面说,“仔细看,这里的颜色和别处是否不一样?”是的,那一块水面比别处要暗、要红。

  “这是一个大排污口,上面的工厂从厂里埋过来的。”他说,每天下午是放污水的高峰,“从这里连着大海,很远的水面,都是红色的,每天如此。”单描述着,像这样能钻进一个成年人的粗大管道,沿着海岸线,随处都是。

  沿着管道上溯几公里,出现了成片的化工园区。连云港市的官方资料更是显示,到2008年,这里将形成达200余家大中型化工厂聚集的超大级化工园区。

  “村民们曾经从村里的河里取了水样,送到外面检测发现水有毒,人、牲畜都不能吃。要化工园区的工厂赔偿4万块钱。”陈宋法说,“化工园区管委会以这个为由,反告他们敲诈。”一些村民因此被关了半年,从此,村民们对化工园区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不仅是苏北。向南,是从浙江沿海到苏中密密分布的工业园区,向北,从江苏赣榆向山东的胶州半岛延伸,是青岛市正在构建的黄岛化工园区。继续北上,可以看见河北黄骅的化工园区、天津境内更大规模的石化工业区。这条化工园锁链最后在东北沿海完整形成。

  不能吃的海盐

  陆上的有毒污染物经河流入海,通过沿海盐场晒制的海盐,又循环到人们的餐桌上

  贝壳死了,鱼死了,当污水经过成百上千的江河汇流入海后,大海里的盐还能吃吗?

  人们对大量陆上污水排入大海,导致大海受污,影响海盐生产质量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2006年12月,广东省汕尾市盐业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全市各地的盐业生产情况检查后发现,全市多数盐场用以晒盐的海水均受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生产出来的海盐色黑、水分多、杂质多,微量元素超标,不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标准。

  陆上的有毒污染物经河流入海,毒死的不仅是海洋生物,通过沿海盐场晒制的海盐,循环到人们的餐桌上。“我们是不吃自己生产的海盐的,我们也买外边公司生产的盐。”虽然自己的盐场也生产加碘盐,但江苏新滩盐场的老王看着一天天扩大的化工园区,不免心有余悸。

  下一个渤海是谁?

  “渤海早就成了死海。”多位海洋专家估计,如果要使渤海“复活”,要用200年时间

  几天之前,江苏省灌南县堆沟村民周文重再次发来沉重的短信:“我们怎么办?”

  焦虑的不只是他一个人。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再次呼吁加快渤海区域性环境保护立法进程。

  据他掌握的数据,渤海是国内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每年遭倾倒57亿吨有毒的肮脏废弃物与20亿吨固体废物。环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超出正常水平约2000倍。在排污口附近方圆几海里内已没有鱼类生存。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通报显示: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现象有增无减,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质量持续恶化。四个海区中,黄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达82.8%,东海79.8%,南海73.0%,渤海71.7%。

  “渤海早就成了死海。”高之国希望通过立法让渤海复活。多位海洋专家估计,如果要使渤海“复活”,要用200年时间。

  从正在大兴土木的化工园区和一江黑水向东流的情景来看,任何一个中国海都有成为下一个渤海的可能。

 

  编者的话

  中国水危矣!

  我们不是在预测未来,我们是在发出警告!

  长江、黄河、淮河,太湖、滇池,渤海、黄海之滨……今天中国的水系,你会看到是如何的千疮百孔。这是中国的困局:贫困———发展———资源需求———环境崩溃。竭泽而渔还是涵养山川?怎样对待一滴水,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更关涉一个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

  水之危机不是孤立的。由水危机带来环境危机,带来的人、动物、植物,包括所有的生命的生存危机,进而扩展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危机。

  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设想,让我们看到,充满发展渴望的中国,正在思考,正在选择一条更好的道路。

  拯救水,拯救江河湖海的美丽,是我们无法逃避无可辩驳的使命与命运。

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