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海南新闻
19头犀牛安居“非洲之窗” 三亚适合非洲动物繁殖
中新海南网10月31日电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去年12月初,19头犀牛不远万里从非洲来到三亚定居,目前,这批犀牛正悠闲地在筹建中的“非洲之窗”主题森林公园里生活着,健康状况良好,与管理人员和睦相处。
据介绍,这群犀牛中,成年犀牛有2头,均在7岁以上,其余的17头犀牛都还未成年,它们最小的仅3岁。
记者在饲养场看到,这些非洲犀牛个头都非常大,最重的达到了1800多公斤,最小的也有900多公斤。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每头犀牛一天要吃50公斤草,草料以王草为主,大多从外地购进,也有本地种植的草料。
据管理人员介绍,犀牛的角最值钱,目前一斤犀牛角售价达12.6万元,而无论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三亚都是我国境内最适合非洲动物饲养、繁殖的地区。
记者了解到,这批非洲犀牛将同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现有犀牛一起,进行“犀牛在国内的饲养与繁殖”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对犀牛种群的延续以及改变犀牛资源使用途径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目前,这19头犀牛已在三亚市天涯镇“非洲之窗”定居,成为三亚的“永久性居民”。
相关链接
犀牛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
犀牛一般体长2.1-2.8米,高1.1-1.5米,重1-2.3吨。它们虽然体形笨重,但仍能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短距离内速度能达到每小时45公里左右。
我国原来有大独角犀、小独角犀、双角犀,1922年之后,中国犀牛已在中国大陆上绝种。(记 者 孙嘉夏 孙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