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陕西”正当时
2007-10-19

陕北黄土高原被绿色覆盖

  昨日,省林业厅、省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将使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我省近半土地已被绿色覆盖

  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介绍,近年来,我省平均每年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5年来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74万平方公里,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每年减少1.3亿吨。“截至2006年,我省近半土地已被绿色覆盖,林草覆盖率达到45%%。同时,已经建立了森林管护体系,全省一亿多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朱巨龙称,我省造林绿化面积正以每年近800万亩的速度推进,其中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面积已完成3085万亩,“绿色陕西”、“生态陕西”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目前,植树造林已经成为我省一种经常性行为,成为一种政府行为,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朱巨龙说:“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省下一步做好森林管理、植树绿化工作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污染减排水平西部领先

  省环保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董美安称,目前我省的污染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据介绍,去年,我省的化学需氧量削减了2%,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1.5%,成为全国实现减排目标的少数省份之一。关闭了渭河沿岸56家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以及陕北55家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污染企业,汉江流域183家企业污染物排放减少60%以上。创建卫生城市力度也在加大,美化绿化效果明显,大气质量持续好转。“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当下的现实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董美安表示,我们的环境再也牺牲不起,我们脆弱的生态必须尽快“修复”,中国人对生态文明的真诚期盼与热切期望,可以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逊色。

  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平问题

  省委党校王彦军教授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还是一个权利、利益的问题,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我省确立更加科学、完整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更加均衡、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更有保障的和谐社会。

  “与工业文明形态下人与自然尖锐对立不同,生态文明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以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全面发展。”王彦军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使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和机遇。

  ■代表之言

  十七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

  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而深远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

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十七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贾治邦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生态建设新目标。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近几年来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在贾治邦看来,国家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全社会的生态意识还不强,离生态文明、生态良好还有很大差距。

  贾治邦说,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要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特别是要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防止生态破坏,努力实现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据新华社

  ■市民之声

  关注生态文明 就是关爱生命

  “每一个市民都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如果生态文明程度低,大家都会成为受害者。因此,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关注生态文明,就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关心陕西和西安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昨日,记者在西安街头采访时,许多市民这样表述。

  长安南路一家书店的赵经理表示,每个市民都要有一颗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之心,应该逐步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如果能从娃娃开始抓起就好了。”“80后”党员白骑通则说,每个市民都应发挥监督的力量,对不注重生态发展的行为,知情的市民要勇于承担起投诉和举报的责任,不让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事件在身边发生和扩大。“等到痛切地感觉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时,再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就已经晚了。”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刘宾认为,生态文明把环保提到了新高度,建设生态文明要先提高市民素质,相关的制度也要跟上。

  ■国家之策

  陕西将获生态补偿

  省政协原主席安启元认为,生态补偿有利于陕南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陕西省政协原主席安启元,在提案中大力呼吁建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机制,对陕西汉、丹江水源地进行保护和补偿。

  昨日,安启元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对陕西群众来说,绝对是个福音!”他透露,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办公室已正式答复他的提案:国务院对陕西汉、丹江水源地保护非常重视,目前已经出台针对陕西的生态补偿计划:

  近期将投资70亿元进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水污染防治;涉及陕西的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有383个,计划投资28.7亿元;旬阳等17个县区列入生态补偿项目,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所有项目的68%%。

  安启元称,这一生态补偿计划主要涉及陕西、湖北、河南等省,国家明确表示要加大陕西的汉、丹江水源地保护力度,目前已制定出生态补偿资金的年度下拨计划。

  安启元表示,这次国家出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补偿计划,将极大地促进陕南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陕南保护水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他说:“保护水源地、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很重,难度也很大,现在有了钱也要花好,要花得科学,不能花冤枉钱。”

来源:华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