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盘我们做主。”
“不许偷拍我!”
“给我们拍张全家福。”
“吼出我的爱!”
秦岭是中国地理气候的分界线,它以博大的身躯和宽厚的胸怀,为地球上的古老生命提供了珍贵的栖身之地,有人称赞它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
珍稀国宝
每年端午节前后,羚牛开始享受爱情,它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山脊上,形成几十乃至一二百头的超大繁殖群。这种大型食草动物群落给雄伟壮观的秦岭凭添了一抹令人向往的诡秘和神奇。羚牛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相传它是武成王黄飞虎座骑五色神牛的后代。羚牛共有4个亚种,其中秦岭亚种为我国所特有,主要分布在陕西高海拔地区茂密森林中。羚牛秦岭亚种又被称为“金毛扭角羚”,因外形介于牛和羊之间,当地群众习惯叫它“白羊”或“羚羊”,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秦岭羚牛体型高大,母羚牛通体毛色乳白,成年公羚牛毛色金黄,长相威猛、靓丽,而且数量稀少。据专家估算,目前秦岭羚牛总量不超过5000头。羚牛3至4岁性成熟,通常寿命在14至16岁,成年羚牛体重可达300至400公斤,但这个庞然大物生性喜好在悬崖峭壁上攀爬且行动敏捷。
记者探访
6月,是秦岭一年中最富活力的时节。海拔2400多米的佛坪县上沙窝村药子梁与周至、宁陕三县交界的地方,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最理想的羚牛观察拍摄地。登上梁顶,四通八达的垭口、舒展辽阔的草甸、低矮茂盛的松花竹林、茂盛挺拔的冷杉林,使药子梁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羚牛村”。
6月16日傍晚,记者一行到达药子梁山脚下,特意在此扎营不去惊扰羚牛。晚上皓月当空,翌日凌晨1时许,我们宿营的帐篷外突然传来“吭吭”的浑厚而响亮的吼声,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越来越近。那一刹那,大家都惊醒了,却不敢发出任何轻微的响动,只能竖起耳朵听判断外面羚牛的活动。料想羚牛也没有见过我们的迷彩帐篷,嗅到了人的气味,故而久久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始终悬着,直到4时许羚牛判断我们没有敌意才相继离去。悄悄拉开帐篷一看,只见满地的蹄印,有些离帐篷竟不足一米……
狭路相逢
次日清晨,我们上山时,大家依然是轻脚轻手沿着“牛道”在密不透风的竹林中穿行,提防着羚牛会冷不丁地从身后钻出来,随时都做着与羚牛“狭路相逢”的准备。大家边走边听,走走停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丝毫不敢马虎。此时,一股浓烈的兽膻味传入鼻中,眼前到处是羚牛留下的新鲜的足迹和粪便。经验告诉我们,羚牛群可能就在身边。果然,一个十几头羚牛组成的家族正在壕沟对面竹林里进食,鲜嫩纤细的竹尖无疑是它们最爽口清香的佳肴,它们偶尔也会后肢站立前肢骑树丫上扯食桦树的嫩叶。一头公羚牛反复在一根树桩的根部磨砺犄角,好像正在为决战做最后的准备。而另一头威猛的公羚牛似乎已有意中人,对一头“白雪公主”百般献媚,舔吻着母羚牛,做着交配前戏。
羚牛生性警觉,听觉灵敏,视觉也比较发达。很快,责任心很强的母羚牛就发现了我们,但它并没有立刻跑开,而是站直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连羚牛幼崽也一动不动。继而母羚牛通过低沉的吼叫,带领羚牛群不紧不慢地向密林深处转移。
此时,我们还沉浸在刚才拍摄的喜悦中,太阳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射在我们身上,药子梁垭口在逆光下尤显静谧。猛听见“轰”的一声,垭口草甸上卧着晒太阳的二十多头羚牛齐刷刷被惊起,一个个毛色透亮,扭曲盘向脑后的犄角显得非常锋利。我们和羚牛双方都吓了一大跳,有几头羚牛径直朝我们冲下来,“腾腾”几个健步跃到我们前面约十米处,拐向竹林丛中消失了。向导告诉大家,人是跑不过羚牛的,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惊慌失措,最好找一有利地形,如爬到碗口粗的树上,或躲到羚牛不易到达的高处,也可以围着岩石、树木打转,避过羚牛猛冲过来的突然袭击。
羚牛角力
18日清晨6时许,我们有幸目睹了一场羚牛惊心动魄的角斗。一群由近60头羚牛组成的繁殖群出现在另一个开阔的垭口上。两头雄壮的公羚牛闲适地走在最前面,浑身块状的肌肉一颤一颤的,像是健美冠军。突然,后面一头公羚牛猛窜到前面,喘着粗气在草甸上绕圈。它主动发起了攻击,犄角碰撞发出的巨大声响震撼人心。而另外一头羚牛也绝非等闲之辈,就在与对方犄角接触的瞬间发力,顶住了挑战者强大的压力。一时间难分胜负,它们又把战场逐渐转移到陡峭的岩壁上,抢夺制高点和有利位置,然后迅速低下头,后腿发力,向对方猛撞过去。这样反反复复几次,比身体重量,比耐力,比暴发力,比灵敏度,挑战者终于败下阵来,一溜烟冲到沟底去了。胜利者则向母羚牛求爱,尽情享受爱情战果。七个多月后,牛群又会迎来新的生命诞生!
岩石上,陆续走来一群羚牛幼崽,约有七八头,它们更像小野猪,毛色棕黑,背部有明显条状花纹,这是一种伪装色。羚牛在每年2月前后产崽,每胎一崽。羚牛群分工明确,像这样照顾七八头幼崽的母羚牛,担当着“阿姨”的角色,帮助别的母羚牛照看孩子。还有两头羚牛幼崽竟然不知不觉地跑到了我们身边,睁着稚气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它似乎想弄清楚一个眼睛的照相机背后到底是什么。通过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羚牛活动的高峰期在每天晨昏,太阳出来时,为躲避牛虻的骚扰,它们就会钻进茂密的竹丛和树林中,有的靠着树干来回蹭痒痒,借以消除毛下寄生虫带来的不适;有的则用犄角撬开土坡上的草皮,躺在上面尽情地享受着泥浴;有的则静静地卧在地上反刍着食物。
羚牛的主要天敌是虎、豹和豺。自1964年在长角坝乡东河台村桦木沟打死了一只华南虎后,就再也没有人在佛坪县发现过华南虎的踪影了。豹和豺数量的下降,给羚牛种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据研究人员估算,佛坪县境内羚牛的数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1000头增加到2000多头。
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