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地质勘察局获悉,2010年全省缺水将达82.6亿立方米,但是近几年来广东省地下供水量一直保持20亿~22亿立方米的水平,占全省总供水量份额或是所占地下水可供采量的比例均不足5%。专家呼吁,地下水是一种清洁可循环能源,应加大对广东省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缺水将达82.6亿立方米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预测,2010年广东的总需水量为511亿立方米,按现有工程供水能力计算,2010年全省缺水82.6亿立方米,届时将有深圳、东莞、湛江、汕头等5个城市出现严重缺水,一般缺水城市有佛山、肇庆、茂名、珠海、清远、梅州、潮州、汕尾等11个城市。
珠江三角洲缺水问题比较突出,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兼具,一定程度限制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规模。水质性缺水主要是环境污染导致地表水质变异和水资源水量减少所致,集中分布在珠江下游河口的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大量增加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三废”排放量也大幅增加,造成城市河段水源污染,加上咸潮上溯、污水回荡的叠加影响下,供水水资源紧张或受到了严重威胁,多座城市水厂取水口一再上移,个别水厂被迫停产或关闭,地下淡水资源的缺乏,导致了这些守着大江大河的城市出现水质性缺水;而惠东平海—惠阳霞涌—大亚湾—深圳—珠江口东岸等沿海地带及岛屿,也存在突出的资源性缺水问题,目前城镇供水主要依靠远距离调度东江水源解决,本地缺乏可作为城市集中供水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水源地。
地下水利用不到5%
据了解,广东省是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主要分布在粤西雷州半岛、茂名盆地、粤北石灰岩地区、中部肇庆、广花盆地、珠江主干流下游谷平原、粤东潮汕平原等地。但是,长期以来广东省的地下水只作为辅助水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根据调查显示:2004年广东省总供用水量为4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供水量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0亿~22亿立方米水平,无论是占全省总供水量份额或是所占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的比例均小于5%,我省的地下水开采程度仍然相当低,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潜力仍然相当大。
“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估滞后是影响地下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因。”专家告诉记者,以往所开展的水文地质工作大部分属于基础性、区域性普查性质工作,地下水资源勘察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及广花盆地等几个局部的小区域内,水文地质普查发现的许多富水地段缺少进一步的投入和进行详细的勘察评价,以致在目前干旱缺水地区分布的很多水源地未能及时开发。另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一些穷困地区的地下水白白流失。
将开展勘察及潜力评估
不过,所幸的是部分城市已经看到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地下水的开采量最大的是湛江市,开发程度最高的是深圳市和湛江市,雷州半岛地区是我省历史性干旱缺水区,因地表水资源短缺,丰富质优的地下水资源往往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开采对象和各类供水之首选。湛江市是我省唯一的以地下水供水为主的城市,市区有80%的用水靠地下水,地下水已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等各个方面。深圳市本地水资源严重不足,是我省资源性缺水的城市之一,地下水的开采量已经占可开采量的16%,成为我省地下水开发程度最高的城市。
另外,目前广东省地质勘察局将在“十一五”期间部署开展全省地下水资源勘察及潜力评估项目,着重勘察和评估珠三角洲城市群及周边地区和粤东粤西东西两翼、粤北贫困山区,希望帮助解决这些地区的缺水问题,专家呼吁社会有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对广东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转自:中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