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昆明10月11日电(记者 杨牧源)“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是世界自然遗产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候选者之一。”在日前对澄江帽天山动物化石群进行详细考察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资深专家桑塞尔博士做了如此评价。
据澄江动物化石群博物馆馆长陈爱林介绍,2004年,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已正式申报世界自然遗产,2005年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入选首批中国自然遗产名录,目前世界自然遗产专家正对其进行预考查。
下一步云南有关部门将按照世界自然遗产专家的建议,组织权威科学家对化石再次进行比较分析,确认其价值;在保护措施上按国际要求完善相关设施,健全管理办法,同时加大宣传,扩大公认度,增加其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影响力。
帽天山位于云南玉溪市的澄江县境内,1984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教授首先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纳罗虫”等古生物化石群,向人类揭示了沉睡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这也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陈爱林介绍说,迄今为止,在帽天山已经发现了超过40个门一级的分类单元的200多种古生物化石,除了古生物的头部、肢体等硬体部分,还有整个软体呈三维保存的化石,这为世界研究脊髓动物、后口动物的起源和衍化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