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8月19日,安徽省铜陵市当地居民用数码相机录下一段白鱀豚的影象。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白鱀豚专家王丁经研究证实,这段两分钟录像中出现的确为白鱀豚。
这是去年寻找白鱀豚的国际科考后,首次发现白鱀豚的踪迹。 WWF表示,白鱀豚重现长江,警示人们应采取进一步措施,避免长江豚类动物灭绝,这对以后的保护工作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根据IUCN对物种灭绝的定义,50年内任何个人未在野外发现某种物种时,方可宣布其灭绝。此前,由于长江地理水文条件复杂,WWF和许多科学家得出了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结论,但认为判断该物种真正灭绝为时尚早。这次发现白鱀豚的踪迹,恰恰证明了当时的判断时正确的。
WWF(中国)武汉办公室高级项目官员朱江表示:“这次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加大力度保护野生物种的机会。长江的生态环境对豚类而言,仍存在着威胁。去年12月份进行的国际科学考察发现,长江豚类的数量减少了一半。”
目前,WWF已经在长江流域积极开展保护豚类及其栖息地的工作。“农业、水利、交通、环保及卫生等各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减少人类对长江生态系统的干预,更好地保护豚类及其栖息地。” 朱江补充道。
朱江还透露,WWF-HSBC长江项目二期的计划将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和行动,与合作伙伴一起,保护白鱀豚,保护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