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群岛打造“生态长海”留住蓝天碧海
2007-10-01

  人民网大连视窗9月30日电 (王金海)9月的黄海碧波万顷,一串串台筏在海面上随波起伏,长海县渔民王文经扬帆出海,如往常般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虽然近几年海上养殖生产形势不错,老王每年收入数百万元,但他居安思危:“现在养殖密度太大,感觉这片海越来越‘薄’,扇贝肥满度赶不上从前了,真怕哪天‘长’不出什么了……”和老王一样,身为长海县委书记的刘兴伟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他说,“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海岛县,长海县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的措施来保护海岛‘本色’,以‘本色’争创国家级生态县,改变长海县的经济增长方式。”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长海县打造“生态长海”的重要目标。自从去年11月份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区后,长海县随即投入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工作之中去。刘兴伟说:“长海就是要通过打造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来创建生态县,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渔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百姓营造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由长海县委、县政府和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牵头,联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大连水产学院进行的“长海县海域养殖容量与增殖潜力”的调查已经持续一年,专家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指导长海县调整海洋增养殖品种和结构有着极大的意义,这也是长海县打造生态经济的蓝本和依据。由于海洋经济在长海县经济总量中占比重较大,其中,通过浮筏和底播养殖的虾夷扇贝总量已经占长海海产品养殖总量的90%以上,使海域增养殖压力逐渐超过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长海县海域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趋势,海产品自身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已经成为制约全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为了使传统渔业转型为生态渔业,今年以来,长海县从育苗开始就完全按照规范化生产,陆续引进了加拿大深水扇贝、蓝蛤等新品种,逐渐改变养殖品种单一的问题;先后采取贝藻套养、串耳养殖等新技术净化海洋空间,挖掘海洋增养殖容量和潜力;大力倡导底播增养殖,减少网箱养鱼,并对加工业产生的贝壳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废为宝。

  生态经济的建立为长海的发展蓄积了后劲,而长海县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为这种后劲提供了保障。近年来,海岛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百姓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使海岛的环境更加清洁,而海岛公墓的建设也将改变海岛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不久前,长海县投资270万元引进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被运进海岛,经过3个月的调试期后,长海县第一手关于空气质量、气象指数、水文潮汐等信息将会直接反映在县镇广场的大屏幕上,与全市联网,便于海岛百姓了解;投资1300万的大长山岛垃圾填埋场5万余平方米的地址已经选定,每天可以处理生活垃圾40吨,并将于今年国庆节前竣工;24台风力发电机组已经调试完毕,装机容量达到10200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500万度;今年,獐子岛镇1/3的居民供暖和4万立方水体的育苗室将被纳入海水热泵取暖的范围内……长海县环境保护局局长于开华说,环境保护还富于民,生态建设落地生金,海岛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海岛环保建设的不断进步正完美地相互融合。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