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这次庭审涉及的铅中毒事件,在卢氏县可谓无人不知。据卢氏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侯王勇当庭指控:“卢氏县范里镇部分群众血铅超标,其中高铅血症300余人。”
而最早发现这一症状的,是来自一个小名叫宾宾的14岁男孩。“宾宾原来身体一直很好,不知为何近年来时常感冒发烧,每次都很难治愈。”范里镇南苏村村民李建伟于2006年11月28日,带着宾宾到三门峡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查,发现宾宾血铅测定值达到229微克/升,属于轻度铅中毒。卢氏县铅中毒案开始受到高度关注。经省、市有关部门及专家检验结果确定:范里镇两个村发现高铅血症334人。
炼铅厂之毒
当地老百姓感到,发生的一切与附近的卢氏星火冶炼厂有关。村民们告诉记者,星火冶炼厂始建于1989年,当时规模很小,污染情况并不是很严重。2003年,这家炼铅厂又增加了一个大炼铅炉,从此村民的生活就遭殃了:“炼铅厂排出来的毒烟,使村里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
而据记者了解,卢氏县星火冶炼厂采用的炼铅工艺属于铅烧结锅工艺。早在1997年,国家在《关于公布第一批严重污染环境(大气)的淘汰工艺与设备名录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铅烧结锅属于淘汰范围,淘汰期限为2000年年底。
记者从卢氏县监察局获得的材料也证实,造成众多村民高铅血症及铅中毒的主要原因就是此厂铅烧结锅工艺多年的污染造成的。
权与法的较量
据悉,2003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关于《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的通知》下发后,当时县环保局经过认真调查摸底,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星火冶炼厂列入上报名单之中,但在县政府的研究讨论会上却被一位主抓工业的副县长否定,从此这个企业就被名正言顺地保留下来。
铅中毒事件发生后,卢氏县里组成分别由两位副县长为组长的两个专案组,一组负责受害村民的血铅检验和就医工作,一组负责处理关停企业、清除污染源。到2007年元月底,在距事件爆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星火冶炼厂便走到了它的尽头,所有的生产设施被拆除和炸毁。而此时,这一届环保局的领导班子也走到了尽头。卢氏县政府除对原环保局局长鲁书元给予免职外,还责成公安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周保朝、骆梅英等6位领导班子成员的玩忽职守罪。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