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宁动物园惨淡现状[组图]
2007-08-22

来源:北方网—每日新报

北宁动物园现状:割草圈羊喂狮虎 豆腐渣养鸵鸟

 
 

 

  越来越多的市民为满足不了温饱的老虎和狮子担心,与前一天相比,人们除了想到资金援助的方式外,还想方设法为这些“动物朋友”奔走,北宁动物园园长的电话成了热心市民的温情热线。

  在人们以观看动物表演寻求休闲娱乐的时候,却发现本来身价昂贵的珍稀动物,却连最基本的吃饱肚子都不能实现,这样的情况让很多人震撼不已。

    昨天一天,来自热心市民的电话达到了20多通,他们将电话直接打到了动物园宁园长那里,除了询问相关的问题外,还特意表示要到园内去看一看这些动物们,要给它们带些大餐。

  对于每一个电话,宁园长都认真解答,将这些热心人的身份一一记录后发现,想认养动物的大都是那些普通市民,虽然这些市民的经济能力有限,却都在电话中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哪怕不能长期认养,短期的资助也要做下去。

    一些具有实力的企业,也通过本报想跟动物园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准备认养花费比较大的动物。

  天津人的热心不仅体现在经济援助上,一家广告公司还想出了加大宣传并奔走呼号的帮助方式。他们愿意利用自身的优势,制作动物标牌和广告宣传品,并将这些宣传品进行大范围传播,在全社会掀起关爱动物的热潮,让爱护动物成为一种力量。

  虽然昨天一天到园里游览的人还是不多,可在观看这些动物的时候,人们开始将面包、苹果等食物扔进铁笼子里,或是花一元钱买下一份蔬菜,亲自喂一喂将头伸出栅栏外的猴子或是灰鹤。不同形式的关爱,让宁园长一天都处在感动的状态中,电话中的每一位热心读者,他都会请对方来动物园看一看,亲身感受动物带给人类的安慰和快乐。

  昔日辉煌 如今发展停滞不前

  北宁公园管理处汤科长介绍说,北宁动物园曾是除了天津动物园外,唯一有大型动物的综合公园,在北宁公园发展的鼎盛时期,园内的动物种类很多,并建设了猴山和老虎园等展示动物的假山等景观或是小品。

    游人买了进园的门票后都是免费观赏,没有另收门票的情况。后来,随着动物的自然死亡和淘汰,这些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变少,只剩下寥寥数只。

  7年前,宁园长带领河南的动物展演团在北宁公园演出,不久双方签订了使用北宁公园内的场地,开发动物游览的合同。

    当时虽然将展演团的动物补充进来了,但假山等景观却废弃不用了,只把过去的动物圈舍稍加改造,才形成了现在规模的动物园。而且这个动物园的规模从此后就一直没有再扩大,已经谈不上发展,基本就处于维持经营和停滞不前状态。

  对于这样的状况,宁园长也无奈地表示,现在所谓的动物园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动物园,他接手经营的时候,园内当时只剩下骆驼和梅花鹿了,老虎、狮子以及马来熊都是后来引进的。因为动物园就只有这么大,把目前的老虎、狮子、马来熊、鸵鸟、骆驼等大型动物放进去后,已经没有空闲的圈舍放其他动物了。

  惨淡现状 人工打草讨豆腐渣

  早上8:00左右,本该忙碌的动物园里却一片冷清,高喊了几声也不见饲养员和宁园长的踪影,反复询问售票室的工作人员,她才说出宁园长割草去了。

    动物园的中间圈出一个栅栏,里面养着山羊和兔子,割下来的青草给了骆驼后,剩下的都扔进了羊圈里。看山羊们吃得欢,宁园长也跟着高兴起来,他说这些山羊其实就是老虎和狮子的食,等这些羊长大了就能时不时地宰杀一只,算是给老虎和狮子“生产”的美食吧,说完这句话连他自己也叹了口气。

  临近中午了,两名饲养员又用三轮车带来了“新食物”,车里是几个编织袋,骑得满头大汗的男子坐在车上擦汗,其他人则马上把编织袋撕开,露出里面白白的豆腐渣。捧在手中的豆腐渣使劲一攥就成一团,散开后立即就有一股味道直冲鼻孔,就是这样的食物,也引得鸵鸟和梅花鹿们马上奔了过去。

    宁园长说,别看豆腐渣不好,可这也是他们骑着三轮车从几个早点铺挨家要来的,听说是喂动物,很多早点铺的人都是免费赠送。

  据了解,要想让老虎和狮子基本吃饱,每天需要300元钱,其他动物的饲料和水果也需要100元钱。以此推算,这些动物每个月的饭费大约是12000元,一年就需要15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饲养员的工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