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气象报
近50年来吉林省气温呈升高的趋势,降水呈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气候逐渐变得暖而干。
五、六十年代,吉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14度左右,到八、九十年代,冬季气温上升到零下12至13度左右;2001年的冬季最温暖,气温仅零下8.4度,甚至出现了数九天降小雨的奇怪现象。
春季也越来越暖和,在五、六十年代植物萌发要在4月下旬前后,现在则提前到了4月中旬前后,桃花开得也比过去早。夏秋季气温也略有上升的趋势。
近50年来吉林省降水量以平均每年1.5毫米的幅度减少,1986年以来呈快速减少的趋势,平均每年减少7.3毫米。夏季降水量比其他季节减少更明显。
50年代全省夏季降水量达400多毫米,到90年代减少为380毫米左右。1999年以来吉林省已经连续5年夏季降水不丰沛,全省水资源明显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夏季降水趋于减少,使吉林的干旱灾害频繁发生,1997年出现的干旱是建国以来面积最大,灾害程度最重的,使农作物产量明显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
气候趋于暖而干对吉林经济影响的不利因素更多一些。
省内天然湿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西部地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出现向东扩展的变化,中部的黑土地已受到被侵蚀的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利用有效手段缓解气候变化。积极进行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气候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刘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