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水污染相当严重
2007-08-06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新华网

淮河流域各省入淮排放全部超标 水污染相当严重

 

    新华网合肥8月6日电(记者葛如江)中国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近日公布的监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各省入淮排放全部超标,水污染相当严重。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日前在向全国人大环境执法检查组汇报时表示,淮河治污10年来,水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目标没有按期完成。

    据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汪斌介绍,2006年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放量为85.18万吨,是自1993年中国开始全面治理淮河水污染以来监测结果最小的一年,说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对照“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指标,2006年COD入河排放量仍然超标0.35倍,对照水利部门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目标(38.2万吨),超标1.23倍。

    汪斌说,淮河治污10年,“九五”和“十五”水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目标都没有按期完成。

    入河排污量的超标排放是水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2006年,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入河排放量中,最为严重的是河南省,排放量为32.74万吨,超目标责任书0.92倍、超水功能区限制排放总量2.05倍。山东省排放量为12.2万吨,是唯一完成目标责任书的省份,但对照水功能区限制排放总量,仍超标1.8倍。

    淮委采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水质目标,对2006年淮河流域44条主要跨省河流的46个省界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水质达标率只有43.2%。最差的是江苏省出境的断面,4个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仅为21.3%;河南出境的16个省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58.1%,指标最好。在2007年上半年监测的近600个入河排污口中,超半数以上排污口超标排放。

    汪斌说,目前淮河流域每年入河污废水排放量为44亿吨,COD平均排放浓度达到194毫克每升,2006年COD排放量达85万多吨。要实现2010年COD入河排放量46.6万吨、浓度在110毫克每升左右的控制目标,任务艰巨,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