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帛画(一)——《龙凤人物图》
这是一九四九年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文物,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画风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在人物的唇和衣袖上,还可以看出施点过朱色的痕迹。图中描绘一妇女,侧立向左,头后挽有一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曳地,腰细而修长,两手合十神态虔敬。在人物的上方,绘有龙一凤,形态夭矫富有极强的动势,似乎正向天空飞升。画面呈现出风发昂扬的勃勃生机。
关于画中所绘龙的形象,初发现时由于左侧龙足处破损,只见右侧足,一度被认为是夔,该作品也曾定名为《夔凤人物图》。夔是古代传说中恶的象征物,故而将这幅画的含义释为善恶之争,恭立的妇女则是祈祷善灵的胜利。但我们认为,说这是一幅描绘一位墓中死者对引道升天的祝祷,更符合记载中楚人的丧葬习俗。在妇人之上绘的龙凤,寓示着死者随龙凤所引升天时情形。腾空而起的龙、凤均有一种向上的动势,而下方的侧立人物则反映出一种跟随的特征。可以肯定这是一幅为死者祈天求佑的具有丰富含义的绘画作品。这幅帛画从用笔用线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无不反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丰富内涵的表现。
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