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安波塞利还是雨季,水草丰美的原野,成了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在这样的季节,它们有足够的心情来嬉戏、游荡,享受上帝曾经为人类造设,但被他们遗弃了的伊甸园。雨季使整个非洲的标志——乞力马扎罗山终日隐身于云雾之中。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为的是实现我的一个梦想:拍一张完美的乞力马扎罗的照片,它必须是以野生动物为前景的。这一次,我如愿了。
和美洲豹相比,非洲猎豹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从眼角到嘴角,有一条泪痕般的黑带。传说很早以前,人们看到猎豹善于捕食,就想将其豢养成家畜,替自己捕猎。但成年猎豹非常难于捕猎到,人们只有捉了幼豹回家。伤心的豹爸爸、豹妈妈终日哭泣,便在脸上留下了永远泪痕。每年6、7月份,肯尼亚马赛马拉都要迎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迁徙——百万角马大迁徙,也将迎来非洲最凶猛的食肉动物狮子、猎豹、豺狗等。对于角马来说,这是一次残酷的生存之旅,而对于狮、豹们而言,这是一场盛宴。
肯尼亚纳库鲁湖上,栖息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火烈鸟和几十万只鹈鹕。这是东非大裂谷宽阔的原野上20多个湖泊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肯尼亚最重要的鸟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几乎每一次来非洲,我都要到这里来住几天,拍拍火烈鸟和鹈鹕。即使不拍,看看也好,我近乎偏执地喜爱这里的火烈鸟和鹈鹕。
2004年,我在旱季来到了纳米比亚埃托沙国家公园。这个方园6000多平方公里的公园是世界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栖息着114种哺乳动物、340种鸟、111种爬行动物、18种两栖动物和一些鱼类。在旱季来临后,动物们必须长途跋涉,到仅有的几处有少量雨水存储的水塘去喝水。近年来,为了更好地解决动物们的饮水问题,当地人还通过打井和挖掘人工池沼的方式,增加动物的饮水处,让更多的动物安然度过干热的旱季。我从背后,拍下了一只长颈鹿饮水的姿势,对它们来说,俯身喝水并不是件特别容易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这时旁边有一头狮子的话。这个季节,经常有狮子埋伏在水塘近处,捕食前来饮水的动物。
傍晚时分,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一头雄狮带着他的几只母狮正在享受一天中最后的休闲时分。狮子通常会在晚上狩猎,而白天,它们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睡眼惺松的。面积达到14763平方公里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是坦桑尼亚最著名的国家公园,拥有多达300多万只的哺乳动物,是世界上仅存的各种特征齐全的大型哺乳动物生态系统。其中狮子大概有3000多只。
在纳库鲁湖,我一般凌晨四点钟起来,开车到湖边,或者乘热汽球在湖上空拍摄火烈鸟群。拍摄完毕,也才上午八九点钟的样子,吃完早餐,回去睡几个小时,再驱车到湖区周围看看。以纳库鲁湖为中心,肯尼亚政府建立了纳库鲁湖国家公园,占地近200平方公里。除了450多种禽鸟外,还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各种动物,而野牛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野牛很容易辨认,它头上的角像拿破仑戴的帽子。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一群大象正在水塘中饮水。由于生活习性的差异,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饮水时间,于是就有了一个天然的时间表,大家错落有序地前来。这倒给我一个启示:对于生存来说,虽然最重要的是资源,但秩序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当资源变得稀缺的时候,更好的秩序能带更多的生存机会。
纳库鲁湖边的白犀牛,是濒临灭绝的特种,非常珍稀。白犀牛是犀牛家族中体形最庞大的一种,雄性的白犀牛可以长到6吨重。在肯尼亚,野生的白犀牛只有在纳库鲁湖边才能见到。它性情温顺,甚至胆小,不会主动攻击人或者别的动物,但它们的视力不好,如果受到惊吓,往往会胡顶乱撞,三四头狮子都不是它的对手。如果换了是人,结果更不堪设想了。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