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 (转)
2006-03-16

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整个二十世纪,是国学的空前(但愿不是“绝后”)灾难时期,因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加上国内知识界人士的全盘西化努力(配合着“打倒孔家店之类”的口号),还有反右、文革的再摧残,使国学已趋于衰亡。

在西方文化的极端疯狂发展已使人类吃尽老天报应之苦头的今天,全人类精神痛苦剧烈、人为灾难深重,在这种前提下,重振东方文化、使之产生挽救人类、避免整体灭亡的重要作用,这已成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要求。

不能否认,在今天的教育体系里,对国学的普及教育还基本上是空缺的,大学文科博士竟然不通《论语》的现象并非杜撰的笑话,这些当然是国学衰微的重要原因。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为座右铭,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完美的人生理想,是尘世间最真、善、美的理想体系,是传统中国人在人间作为完人的行为准则。但是,对形而上的探讨,或者说对于宇宙终极真相和个人生命最终归宿的问题,则缺乏了解和研究。一句“子不语”挡住了多少灿烂的阳光!

而佛道两家则正好是对儒家理论空缺部分的有力补充,从作学问的立场上看就比儒家高明和精辟了许多。但是这二家人物因为智慧过高而都有厌离尘世的强烈倾向性,故对于红尘中之事往往不太关注。所以古往今来那些既要立身于红尘,又不愿老死于红尘而“终与草木同朽”的智者,往往都采用“阳儒暗佛”、“阳儒暗道”,或者说“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大隐于市。

佛道两家学者,往往都会赞叹儒家的精神、借用儒家的学说的精辟之处,好比鸟雀表扬飞得高的昆虫一般。而儒家学者,则往往会因其智慧之限而自认高明,排斥佛道二家为邪神野鬼,如井蛙之笑大鸟,最典型的就是韩愈和欧阳修。

佛道二家,则是殊途而同归,只是佛家理论体系、实践方法都更多更完备,好比条条大路通山顶,而道家则有些类似于攀岩上山,与佛家的密宗颇相似,有些不便,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

在明清以来,这三家其实更倾向于相互融合,正如某位高人说的“道释儒是谁分开”。而道佛两家的融合,大抵是道家吸收佛家的东西居多,比如说观世音菩萨被封为“慈航道人”、燃灯佛被封为“燃灯道人”,普贤菩萨被封为“普贤真人”等等。

我以为,释道儒三家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东方文化,好比是一顶人类知识的皇冠,而佛道二家学说,则是这皇冠顶上的宝石。

如果先学通佛学或道学,再来学儒家,则势如破竹,相当容易。反过来学的话则大难!障(所知障)碍重重。

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哲学,有的是思想。从古到今,皆为此般!
      今人之为“哲学”与思想古人称为“宋学”,世人说的“训诂考据”古人称为“汉学”。不是只有宋学是学,汉学也是学问。明代宋学发达,满街都是圣人,宋代宋学兴盛,而号称弱宋。所以有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说横行于世。有思想是好的,思想更要文献的支撑,才不是梦呓。
    国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应当身体力行,所以才不应当仅仅是哲学,思想。而应当是兵刑钱谷,研究这些是离不开看书的,没有训诂考据行么?
    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