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山东新闻
图为世界濒危物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嘴鸥(摄影:尹文盛)
图为世界濒危物种——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嘴鸥在精心照看雏鸥。(摄影:尹文盛)
中新山东网济南7月9日电(通讯员 尹文盛 张坤 王立冬)从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获悉,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功繁殖800余只,使得黄河三角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黑嘴鸥三大繁殖地之一。
据了解,黑嘴鸥分布区限于东亚地区,以湿地为主要栖息地。由于黑嘴鸥对繁育环境要求苛刻,全球数量约八千只左右。1992年,首次发现黑嘴鸥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栖息。此后,每年3月下旬黑嘴鸥开始迁徙到这里。调查资料显示,到今年7月4日,黄河三角洲已成功繁殖雏鸟800余只。
据介绍,2003至2005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了15万亩湿地恢复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黑嘴鸥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地。中日韩三国联手实施“黑嘴鸥繁殖地保护工程”于2005年正式启动,对一些潜在的适宜黑嘴鸥繁殖的湿地环境进行先期保护和监测,使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保护黑嘴鸥,挽救世界濒危物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7年,黑嘴鸥保护工程作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实施的10个重点物种保护工程之一已全面启动,并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内“稳定、巩固、扩大” 黑嘴鸥繁殖种群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