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2场大暴雨,南京城安然无恙。
7日至8日,南京市遭受了百年来第二大的大暴雨,江宁地区更是“疯狂”地降下57年来最大的特大暴雨。8日12时至昨日16时,南京再次降下大暴雨,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遇到许多不便,南京市政府指挥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控制住了这场“雨灾”。
雨中·排涝
从7日14时到8日14时,南京市江宁区特大暴雨雨量达299.2毫米。江宁内河水位迅速上涨,部分城区路段积水,全区受灾15万亩农田,近20个泵站被雷击,全区73座水库已有31座小水库开始溢洪。
外港河泥塘段发生20米漫溢的险情,江宁区政府立即组织30人突击队上堤加筑子埝,仅20分钟,漫溢地段被成功封堵,漫溢没有造成居民受淹。强降雨还造成开发区将军路、金箔路部分低洼地段积水,约30户居民住宅进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调动600人的抢排积水突击队进行紧急排水,东山城区和园区30座泵站全部开机排水,城区路面窨井盖全部打开。供电公司24小时值班,及时抢修了近20台遭雷击的泵站用电设施;区公安分局抽调150名干警到受淹地段、险情现场维持秩序,疏散交通。
目前,江宁区已全员投入抗灾排涝的战斗。区56名定圩定库人员迅速到岗到位,连夜奔赴水库、圩堤一线,查险消险;江宁水利局派出5个技术专家组到各个镇(街道)查看圩堤、水库;各个镇(街道)立即启动防汛预案,组织专门力量24小时巡查,抢险队伍集中吃、住待命,及时排除城区积水和隐患。
雨中·拆违
从昨晚开始,家住南京市下关区兴安路25号的200余户居民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
据了解,由于情况紧急,下关区在兴安路现场成立了由建设、市容、市政、民政、街道等部门组成的防汛前线指挥部。经过研究,决定把街巷中积水向兴安路旁的汊河排泄。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兴安路紧靠汊河的一排废品收购站是较理想的排水口,但其中的一处违建成了拦路虎。阅江楼城管中队执法人员立即上门做违建户工作。半个小时后,违建拆除,兴安路与汊河的通道被打通,市政所调集来的四台抽水泵开足马力,将洪水排向汊河。截止到昨天下午,街巷中水位已下降了2/3,该片区所有受淹居民家中的积水均已经全部排除干净,对部分低保困难户,街道还给予了一定物质救济。
雨中·抢修
截至昨日下午5时,南京市因雷暴雨袭击损坏的67条次10千伏线路故障已经全部修复送电,400多处低压配电故障已有360多处修复送电。
7月7日下午4时至9日上午10时,南京的强降雨和雷电、大风中,南京市电网承经受住百年一遇雷暴雨的严峻考验。110千伏及以上线路仅有5条因雷击发生瞬间短路,全部自动重合成功,没有发生一起停电。1000条左右35千伏、10千伏线路共发生故障跳闸216条次,175条次自动重合成功,仅有41条次出现断线、倒杆、雷击损坏事故。
灾情发生后,南京供电公司立即启动了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客户服务中心两天共接到单位、居民报修电话10000多个,超过平时十几倍。为了缩短故障抢修时间,减少停电给防汛排涝、城市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抢修人员打破雷电、暴雨时不能作业的常规,冒着危险查线、抢修故障。
雨后·公交
突如其来、长达近20个小时之久的特大暴雨,这两天造成江宁区路面积水过多,该区正常运营客运线路,部分客运线路特别是东山通往街镇的近23条线路无法通行,旅客运输暂时出现输送中断、线路报停等现象。
险情就是命令!江宁区交通局运输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公共客运交通保障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内恢复了中断线路,使乘客能够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区运输管理所与新城巴士公司等2家客运企业共同联动,采取了分片包干、定人定线的方式,对每条报停线路适时察看路面积水状况,派出线路险情巡查组进行巡查,将路况、路阻和积水状况及时告知公司车队、当班司驾人员。对一些短时间内未排除水情、路面积水较多的路段,采取了线路分段行驶运营方式,避开水情引起的路面不畅,并划定了指定营运线路合理绕行。
通过为时一天的紧张快速调度、指挥,至昨天下午3点全区中断的23条线路,再次畅通无阻。
雨后·积水
记者昨从南京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获悉,8日降水稍缓的间隙,南京城区各主要泵站迅速预前腾空,强降雨来临前,全市主要河道均处于腾空状态。
昨天5时至13时,南京再降大暴雨,城市中心地区降雨超过109毫米,降水量最大的城东南地区达142毫米。
凌晨降水来临后,城区所有排水监察人员全部上路巡查;6时,排水工人全部上路实施人工助排。城区泵站也迅速动员、全力排涝,截至昨日下午4时雨停,城区河道泵站共排涝1088万立方米。
到下午4时,城区出现积水现象的地点仍达50处,其原因仍为暴雨强度过大,需要较长排水时间所致。如鼓楼区上海路、模范马路,下关区大桥南路、黄家圩路,玄武区小营村、黑墨营,白下区马府街、虎踞南路等。
天气·分析
7日下午2时至8日下午2时24小时内,南京降下大暴雨,雨量203.2毫米,江宁区雨下得更“疯”,299.2毫米,达特大暴雨级别。而六合、溧水、高淳等地降雨量仅在28.8毫米左右、42.4毫米左右、8.8毫米左右。夏天经常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牛背雨”,但这次各地雨量悬殊为何如此巨大?记者昨日采访了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树勤高工。
“雨量悬殊,是因为天气系统很复杂。”沈工告诉记者说,全南京降水分布不均,是因为梅雨峰是一个中尺度的天气系统,里面有很多的暴雨云团,暴雨云团之间又有空隙。此次梅雨峰往东移动的过程中,很多暴雨云团集中在江宁降下暴雨,累计形成了特大暴雨。而高淳、溧水等地则正好经常“有幸”躲在空隙里,雨量最少的高淳降雨量只有江宁的1/36多。
记者了解到,江宁地区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最大值。短时间的强降水较为频繁,这是造成江宁区大范围积水的“祸首”。
据悉,江苏往年的正常出梅日期为7月10日,今年梅雨10日肯定是结束不了了。江苏省气象台梅雨雨量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19日入梅以来,江苏省降水量为92.5(溧阳)~573.7(洪泽)毫米,自7月1日起强降水过程开始较为频繁。主要有两个降水集中区域,一为淮河流域及江淮之间北部地区,另一个为江苏的沿长江地区。今年南京梅雨何时下到“尽头”呢?沈工说,省气象台目前正在加紧监测并分析,一旦预测到何时能够出梅了,省气象台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天气·预报
大暴雨中,秦淮河水位迅猛上涨,昨日东山水位已上涨至9.98米,较8日上涨1.15米,超过警戒水位1.48米,省防指调度秦淮新河闸及武定门闸全力泄洪,泄洪流量每秒1191立方米;滁河晓桥水位9.50米,较昨日上涨1.63米,已达到警戒水位。
水利部门及时调度水利工程,全部开启三汊湾闸、秦淮新河闸、武定门闸闸门,抽排城区涝水。武定门抽水站运行人员时刻关注内秦淮河水位变化情况,加强运行值班,并抽调数十人打捞内秦淮河漂浮物,保证机组安全、高效运行,及时抢排城区积水。
在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力下,南京城安然无恙,受灾百姓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据省气象台最新资料显示,今天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白天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8~9级,最高温度全市30~31℃;明日全市多云局部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最高温度32℃左右;12日全市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最高温度30~31℃。
针对今天将到的暴雨,南京市各部门仍旧“整装待发”。
防汛·政情
昨日上午,江苏省省长梁保华赶赴省防汛指挥部,了解近期的雨情、汛情。他指出,要密切关注当前天气水情变化,加强领导,科学调度,周密部署,全力以赴抢排涝水,确保安全度汛。据悉,省防指目前已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全省各地指挥防汛排涝工作。
目前,洪泽湖周边、里下河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昨日8时,洪泽湖入湖总流量已达每秒10912立方米,洪泽湖水位已上涨至13.64米,高出警戒水位0.14米。而里下河兴化水位即将突破3.0米,超过2006年的最高水位。内涝之外还有“外忧”——受淮河上中游连续降雨影响,淮河干流已出现较大洪水,江苏省防指昨发布今年第6号汛情通报称,洪泽湖以上约有200亿立方米洪水即将入湖,洪泽湖水位将继续上涨,最高水位可能突破14.0米。
气象部门最新预报则称,未来几天持续的强降雨区域有可能向淮河流域东南方向移动,淮河沂沭泗水系河湖和洪泽湖洪水将峰上加峰。淮河流域和里下河地区的防汛排涝形势不容乐观。
梁保华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排涝措施。一是要集中力量加快排涝。目前涝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要组织力量及时抢排涝水,里下河地区要加大抽排、自排涝水的力度,尽最大限度减少内涝造成的损失。城市要抓紧抢排城区积水,保证供电、供水、供气和交通畅通,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二是要科学调度淮河流域洪水。三是要加强预测预报。在做好防汛排涝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安全供水。太湖地区要妥善处理好防洪排涝与防污治藻的关系,确保防汛、防污染“两安全”。四是要切实安排好受灾地区群众生活。五是要团结治水、团结治污。上下游地区、邻近市县之间要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共同做好防汛治污工作。
梁保华还要求,在做好当前防汛排涝工作的同时,要抓紧完善里下河地区治理方案,尽早组织实施扩大里下河地区涝水外排出路的重点工程,努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地区的内涝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洪泽湖水位快速上涨,省防指积极与水利部淮委沂沭泗管理局会商要求嶂山闸尽快排泄骆马湖洪水,及早实施分淮入沂。分淮入沂是淮河下游地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河洪水入海通道之一,在淮、沂洪水不遭遇的情况下,分淮入沂可下泻淮河流域上、中游洪水至新沂河入海。这一江苏省淮河流域的“防洪安全生命线”,对保护淮河下游地区3000万亩耕地和20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