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全球“通缉”塑料袋
塑料袋成全球“通缉犯”
搜狐博客 > 紫页114 2007-07-02
塑料袋已经在全世界泛滥成灾,这种著名白色污染的危害,已经日益侵害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绿色和平组织负责垃圾问题的亚洲协调员冯·埃尔南德斯说:“土壤中全是塑料袋,因为它们无法进行生物降解。它们还堵塞了下水道,这可能导致洪水和疾病的传播。我听说过海洋生物因为塑料袋丧生的事儿,比如,有些海龟就因为吞入塑料袋而窒息。塑料袋还会传播空气污染,因为许多塑料袋是和其他垃圾共同焚烧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称,焚烧塑料袋可能把二垩英扩散到空气中,越战期间使用过的致命橙剂就是由这种物质制成的。
印度一位名叫马努·高普兰的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说:“这太可怕了。塑料袋无处不在。我们有时会遭遇骤发洪水,因为全国的排污系统都被塑料袋堵住了,圣牛的胃里也塞满了塑料袋。”
拥有2200万人的台湾省每年要用掉200亿个塑料袋,相当于每人900多个。台湾“环保署”的陈永仁说:“我们台湾有个绰号:塑料王国。你可以在超市里要10个塑料袋,他们会免费给你。因为与食品相比,塑料袋的价格微不足道。”
反塑料袋运动的势头正在逐渐增强。令人惊讶的是,率先禁止使用塑料袋的竟是两个贫穷的亚洲国家:不丹和孟加拉。台湾省也在2003年1月禁用塑料袋,但台湾的禁令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允许用塑料袋装外卖食品。
不丹从1999年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在此以前,有关方面花了3年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根据不丹环境部副部长纳多·林琴的估计,由于缺乏教育和执法不严,不丹的塑料袋使用量只减少了50%。目前,那些给顾客塑料袋的商人可能将被吊销营业执照,但这一惩处几乎从未实施过。
孟加拉从2002年3月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在实施这项禁令以前,首都达卡的950万人每天要消耗1000万只塑料袋。禁令颁布后,全国315家生产塑料袋供国内使用的工厂全部关门,塑料袋的用量减少了90%。在孟加拉,法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可被判最高10年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有些商人曾被罚款,最多的被罚了2000美元。但迄今为止还没人为此坐牢。
在韩国购物,不管你在商场购买多么昂贵的东西,商场都不会赠送购物袋,如果客人没有自备袋子,就要花100韩元(约0.8元人民币)购买纸袋或塑料袋。当然商店会原价收回这些袋子,顾客也可以拿用过的旧袋子到商店或超市换新袋子。
爱尔兰政府是西方国家中首个采取环保措施限制使用塑料袋的,国家对每一个塑料购物袋征收相当于13美分的税,所收资金全部交由新成立的环保基金环境保护项目。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遏制白色污染,非常有效,塑料袋使用量骤降了90%。同时,该税收还为爱尔兰的环保项目筹集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国民环境意识也因此得到提高。此举引起了其邻国英国环境部的极大兴趣,英国政府正在饶有兴趣地研究爱尔兰征收塑料购物袋环境税的政策。
最近,能源消耗最大国美国终于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旧金山今年3月通过法案,在全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该法令将在六个月以后生效。该法令将在旧金山每年减少两亿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这个数字相当于大约45万加仑的原油和1400吨需要掩埋的垃圾。
在中国,北京市人大代表毛铮铮建议有关部门筹集一定资金,对塑料袋实行回收,同时对贩卖塑料袋的商家征收环境税。他建议每销售一个塑料袋,按售价的200%课以重税。
在中国长江、黄河及澜沧江的发源地,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从今年开始,全州六个县全部禁用塑料袋,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白色污染”将真正远离三江源头。
![]() |
|
【现场】
|
3月27日,内蒙古达拉特旗的一位农民从布满地膜碎片的农田间走过。 被查处的快餐盒上面印着“环保降解餐盒”、“F-68”、“福建××有限公司”等字样。工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快餐盒都是塑料泡沫做成的,属于2002年以来福州市政府明令禁止制造销售的。真正属于环保可降解的快餐盒,是由植物纤维或纸质品做成的。 【反思】 据悉,香港明年底将征收购物胶袋环保费,每个胶袋需缴付五毫税款。重庆市环保局近日向市政府提议,重庆超市年内也将有偿使用塑料袋。而北京也将解决滥用塑料袋问题纳入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之中。 一面是顾客长期使用免费塑料袋的消费习惯,另一面是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和高额成本。对此,商家何去何从?消费者能否接受?政府该有何作为?这是一场多角力的搏弈。
各色的塑料袋漫天飞舞的图像在城市人的脑海中并不陌生,“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2005年,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在“两会”上提出应该对塑料袋征收消费税。一个塑料袋的价值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商家大批提供,市民毫无节制。
【行动】 |
是用塑料袋还是纸袋?这一貌似无碍的问题竟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美国政府和环保主义者正式对塑料袋宣战了。
上周发行的《财富周刊》中指出,美国之外的很多国家对于塑料袋污染问题都采取了行动。爱尔兰对每个塑料袋征收两毛钱的税,这一做法减少了90%的塑料袋用量。南非也对塑料袋征税,印度孟买则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如今,反对塑料袋的行动也蔓延到了美国。在当地的一些超市反对使用塑料袋的呼声下,旧金山市正准备立法要求超市为顾客提供由纸张、玉米或土豆淀粉生产的可降解购物袋来替代塑料袋。而洛杉矶的官员正在就塑料袋对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采取行动。
塑料袋到底有什么罪过?很多。它们是白色垃圾,可以随风飘落到树上。如果它们被吹到海里可以导致鱼类的死亡。它们要经过一千多年才能降解。而且,塑料袋的生产原料是石油,使用塑料袋会造成对石油需求的压力。
提着竹篮、拿着布袋出门买菜已不属于这个时代,塑料袋完全取代了它们,出门买菜、超市购物,家中存放垃圾……几乎一处也少不了它。然而,在享受方便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从社会学上说,污染不是来自于具体的物体,而是源于人们的行为习惯。要减少塑料袋使用,首先要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一下子将塑料袋从生活中剔除并不现实,但习惯可以逐步改变。”合肥市环保局专家表示。比如出门买菜提上一个竹篮子,去超市购物用柳编、草编容器、尼龙网袋等,从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做起,向全社会发出拒绝白色污染的倡议。
能不能在每只塑料袋上印上“有害环境”的宣传字样?使其像“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深入人心。有人提出这个的想法。
“淘米水可以用来洗碗、洗菜、浇花、冲厕所……”在“今天你环保了吗?”活动现场,很多热心顾客都贡献了自己的环保心得与大家分享,素不相识的顾客们在讲起自己的环保主张时都各有高招。在沃尔玛超市的这份“个人环保计划”中,他们鼓励顾客及市民“购买有机产品、使用节能灯泡、健康饮食、戒烟、少开汽车、使用非一次咖啡杯、不食用素食产品等”。与此同时,在环保日当天,为号召全市市民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对主动带布袋前来购物的顾客,沃尔玛特别准备了环保本子等小礼物。
抵制愈发严重的“白色污染”,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