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绵生物礁 不要让“睡美人”再哭泣
2007-06-30

   

    中新社成都六月二十九日电 中国唯一的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正在面临灭顶之灾——距今已有二点二亿年历史的海绵生物礁因采矿而被破坏。专家今日发出紧急呼吁:保护海绵生物礁,别让“睡美人”再次哭泣。

    据今天出版的《四川日报》报道,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县硅质六射海绵生物礁群形成于三叠纪晚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海绵生物礁群。经专家勘探,安县、绵竹一带有海绵礁近九百个,因其所在山峦酷似卧状美人,而被发现者戏称为“睡美人”。

    据海绵礁发现者———成都理工大学石油系教授吴熙纯介绍,安县海绵生物礁的发现,填补了海绵动物地史演化的空白,也提供了古地中海变迁和欧洲侏罗纪海绵起源的线索。安县的硅质六射海绵是欧洲同类海绵的祖先。这一带的海绵礁生长于晚三叠世早期古地中海东海滨的川西北海湾,由于地壳的运动变化,古地中海逐渐向西退缩至欧洲,川西北古海湾逐渐封闭。这种海绵动物也随着海陆的变迁向西迁移,最终在欧洲定居下来。该发现为研究物种进化过程、古气候变迁等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实物资料。

    厄运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硅质海绵生物礁总是生长在炼采水泥的原料——鲕粒石的上面,开采矿石的热潮令沉睡了二亿二千万年的海绵礁开始被破坏。二00一年十二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以海绵生物礁为主体的国家地质公园。然而,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地质遗迹保护显得苍白无力。

    据了解,目前有关海绵礁的保护规划已浮出水面,专家们更是发出紧急呼吁:必须采取切实行动保护海绵礁,不要让“睡美人”再哭泣。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