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湖:鸟类迁徙的“驿站”
2007-06-26

一只柳莺听到同伴的呼叫声飞过来,谁知刚要接近,就被一张无情的大网缠住了。这种捕鸟的网细如发丝,通常捕鸟人会在网中央悬挂十几只装在笼中的小鸟做诱饵,吸引过往的小鸟自投罗网。随着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这种现象比前几年大大减少了。

野鸭湖最多的鸟是赤麻鸭。赤麻鸭很谨慎,一旦感觉闯入者突破了安全距离,就三五只一群分批起飞,在一两分钟之内逃离你的视线

野鸭湖附近一个废弃的鸟窝

琉璃河附近的村民在国道旁叫卖偷猎来的野鸡

凤头麦鸡在北京很常见,飞起来像一只乌鸦,但翅膀显得很无力

守湖人吃住在野鸭湖边,对各种候鸟的迁徙,他们是最直接的见证人

  此地距天安门90公里

  玉都山、白龙潭、京东大溶洞、华北最大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野鸭湖、门头沟区斋堂镇远近闻名的古村落爨底下村……这些距离北京内城区约90公里的地标性景区和保护区,相信喜欢郊游的北京市民都不陌生。

  玉都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延庆县靳家堡乡路家河村北部,西临海坨山,东接龙庆峡,北靠五里坡,并与山戎陈列馆毗邻。玉都山峰顶原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下遗址。山门前有一棵高20余米、直径1米的古松,因其曾挂过庙钟,故名“挂钟松”。

  白龙潭坐落在密云水库东岸,传说潭中住有一条白龙,广布细雨,为百姓耕耘造福。“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年年临此游览避暑,这里还设有行宫,是北京往来避暑山庄的必经之地。

  京东大溶洞位于平谷区黑豆峪村东侧。洞内景观晶莹剔透,绚丽多彩,最壮观的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洞壁上具有雕刻特色的“龙绘天书”。

  说起爨底下村,不少人以为“爨”是繁体字,实际上这个字不是繁体,有30画,笔画倒数第二。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是烧火做饭的意思,也可以当炉灶讲,还是姓氏的一种。现在为了简便,常被称为川底下村。村子位于海拔650米的深山峡谷中,这里属温带季风气候,四面环山的村庄建在峡谷北侧的缓坡上,占地1万平方米。你也许没到过这里,但却有可能见过这个地方,幽静的山村现在已经成了影视基地。这里曾拍过电影《黄河绝恋》,走在村子里,你似乎还能听到当年抗击日寇的枪声。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咸水水体。

  北京历史上湿地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泉水遍布,明代诗人文徵明曾这样描述过北京的河湖湿地:“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清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然而近年来,随着北京市降水量与蒸发量比例失调,加之湿地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北京湿地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湿地保护的力度,从1996年至2005年9年间,市政府相继批准建立了拒马河、汉石桥、野鸭湖、金牛湖等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野鸭湖是华北最大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拥有150多万平方米水面,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持良好,被市政府列为北京市市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野鸭湖湿地仅沼泽地就达5万余亩,植被丰富,滩涂纵横,这里已成为冬春南北迁候鸟理想的中转栖息地,这里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金雕、大鸨、灰鹤、大天鹅等16目42科150余种。

  野鸭湖是官厅水库向康西草原延伸的一个人工湖。由于周围有大片芦苇地、滩涂,且人为干扰较少,成为了迁徙鸟中转的“驿站”。

  4月27日,城里已柳绿花红,可郊区森林里还是一片枯黄。但此时正值候鸟迁徙季节,途经野鸭湖的候鸟达上万只,天鹅、灰鹤、雁鸭、鹭群栖的场面非常壮观,它们会在此有短暂的停留。据统计,此地有活动记录的鸟类有二百多种,每年达十几万只。

  一大早,我们一行三人开车从北京城区出发,前往野鸭湖。经过延庆县城后,从柏油路直接开入湖边荒草中的土路,树枝和荆棘响亮地摩擦着车底盘。野鸭湖的水域分几片,我们分别从景区、五棵树和康西草原三个方向接近湖面,但鸟群总是集中在远离我们的另一边。

  显然,我们还是来晚了,大批的天鹅和灰鹤已经离开了这里,等待我们到来的绝大多数是野鸭。绿头鸭的羽毛如金属般夺目;罗纹鸭和绿翅鸭个头小一点儿,但长得更漂亮更俊俏;琵嘴鸭端着铲状的大嘴,游起来似乎挺吃力。此外,还有小丑般可爱的鹊鸭、嘴尖带钩的普通秋沙鸭、平时并不常见的红头潜鸭。
数量最多的鸟类家族还数赤麻鸭,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赤黄色的短粗身体,在飞翔中,中速扇动镶黑边儿的白色翅膀。每个赤麻鸭家族都有近200个成员。如果有幸没让它们发现你的身影,你就可以听到它们“叽叽嘎嘎”的“聊天”声。

  和赤麻鸭相反,一些鸥类在地上较分散,在空中却很集中,二三十只一群盘旋在湖上,发出猫叫般的“喵喵”声,群飞势头跟信鸽差不多。

  在五棵树,我们看到了几只灰鹳和白鹳。原本灰鹳是谨慎的动物,据当地人说近些年灰鹳不怎么怕人了,似乎“见多不怪”。

  我们慢慢地朝它们走去,三五只灰鹳站在湖边泥地上,在它们周围有稀稀落落的干枯芦苇在烂泥里戳着,蓝灰色的羽毛让它们略带阴郁气质,它们的头颈呈之字形,这让它们显得缩头缩脑像个老派特工。它们也确实具备这种素质,从我们一出现,它们便开始用小眼睛往我们这边儿瞟,边瞟边继续保持之字形的姿势,直到我们慢慢走近,距离约50米远时,才展展翅飞走了。

  孙贵民和蒋和宝是野鸭湖的守湖人,俩人分别守了8年和13年的湖,随着野鸭湖湿地越来越受到重视,他们的工资也从最初的500元涨到了1000多元。谈起湿地保护,蒋和宝尤为感慨,他说,原先由于四周有农民种粮食,鸟类食物相对充足,几年前来这儿栖息的鸟类要比现在多。他说:“也许应该在湿地边多洒一些粮食种子,这样可能能留住更多的鸟儿。”

  每当候鸟迁徙季节来临,不法分子都会费尽心机给候鸟设下“天罗地网”,这极大地破坏了本市的野生动物资源。据市园林绿化局林业稽查大队介绍,每年北京市森林公安局、林政稽查大队、野生动物保护站、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多个部门都会联合出动打击非法捕鸟。非法捕鸟20只以上就算情节严重,将以非法狩猎罪追加刑事责任。

  观鸟活动的日益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鸟儿们的生活。守湖的蒋和宝说,“以往就是搞科研的和一些大专院校组织学生来观鸟,现在旅游的、摄影爱好者,还有一些环保组织,动不动就来观鸟。观鸟的人多了,但鸟却少了。”

  蒋和宝说,他就经常看到一些观鸟的人,为了观看群鸟起飞的场景,或是拍到一张这种场景的照片,用丢石块或者大声叫喊的方法把鸟轰起来,“观鸟,除了愉悦自己,对于保护鸟类真的有用吗?”

来源:竞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