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400亿"疗伤"采煤后遗症
2007-06-22

古交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石坝坍塌

滩上村一户折姓居民家后墙严重受损,老人欲哭无泪。

  煤炭好比“双刃剑”,它一面给山西带来宝贵的财富,另一面造成毁灭性灾难。据官方消息称,山西采煤已造成2万平方公里土地沉陷,12亿立方米水资源遭受破坏,600万人饮水困难,数千万亩良田绝收。太原,大同,灵石,古交等9个重灾区,房屋坍塌,地面沉陷,道路断裂,其景恍如地震一般惨烈。4月11日,在省政府出台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方案》中显示,山西将在10年内投资1400亿元治理采煤后遗症。

  山西是全国的产煤大省,煤炭工业是山西的龙头产业。据统计,全省现有煤矿4200座,煤炭收入占全省可用财力的50%以上。但是,山西煤炭工业由于长期过度无序开采和生产方式分散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地面沉陷等综合后遗症,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存,制约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600万人经历“上甘岭”生活

  昔日流经山西境内的汾河,清澈见底,碧波荡漾,这幅迷人的风景,已经成为人们难忘的回忆,如今随着大量煤炭的开采,地下水系遭到严重破坏,已经造成汾河、沁河、桑干河、涑水河等主要河流干涸断流,直接威胁到两岸居民及牲畜的饮水安全,据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一项课题研究表明,山西长期过度开采煤炭资源,使全省2万平方公里地面变为“悬空区”。地质专家分析,每挖掘1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山西每年挖掘5亿吨煤,已经造成12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严重破坏,相当于引黄入晋的总水量。全省地下水源枯竭面积已达到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使全省600万居民及数十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数千万亩良田绝收,数以百计的村庄变为名副其实的“上甘岭”。采煤沉陷区内就有32个村,2275户,1万多口人饮水困难。位于富家滩煤矿采空区的椒仲村,1000余亩果树因缺水枯死,只能砍伐当柴烧。桃钮村的水井干枯,村民饮水依靠高压水泵从5公里外的富家滩煤矿生活区提水供应,每逢寒冬,水管冻裂,村民只能饮用雪水,过着“吃水贵如油”的生活。村里原有530口人,已有300多口人背井离乡迁往异地谋生。

  房屋倒塌势如地震

  山西的煤炭资源经过近30年持续高强度开采,已造成2万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使17万户居民,71所医院,312所学校,100多个企业遭受损失。上世纪90年代,古交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累计投资2700余万元,建成年产5万吨高铝、粘土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每年创造利税1000余万元,2005年获全国“优秀建材企业”荣誉称号。然而,这座全省规模最大的建材企业,却因西山煤电集团西曲矿采煤遭遇灭顶之灾。

  2006年9月18日,该公司如发生地震,突然地面崩裂,窑体变形,车间墙壁裂缝,梁体错位,石坝坍塌,煤气炉等设备严重受损而被迫停产。公司460余名职工失业。紧邻该公司的滩上村,全村130余户,1000余间房屋,就有73户,600余间房屋受损。太原市万柏林区新道村,昔日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如今房屋倾斜,土地裂缝,村庄整体下沉3米之深,大部分村民已举家外迁,只有少数老人留守破烂不堪的家园。2006年7月9日,同煤集团燕子山材料厂四周50米围墙壁顷间夷为平地。工人们回忆说,当时的感觉就像地震一样。2007年3月6日,武乡县洪水镇苏峪村村民申冬明领着男友在家商量举办婚事时,突然祸从天降,5间砖房轰然倒塌,年迈的父亲和男友丧命。喜事办成了丧事,亲人们围着两副棺材欲哭无泪。原来洪水镇镇办煤矿的主巷道通过苏峪村地下,每天深夜,地下炮声震得地面发颤,玻璃作响,村民们整夜提心吊胆不能入眠。

  灾民索赔路艰难

  近年来,虽然国家颁布了《煤炭法》,山西省颁发了《煤炭管理条例》,但在相关的法规中,对采煤沉陷区的补偿没有明确界定和规范标准,政府和企业尚未设置解决沉陷后遗症的机构,而在现实生活中,煤矿违规作业,越界开采,往往会造成沉陷区责任不清。矿与矿之间的扯皮现象,加大了解决补偿问题的难度和随意性,甚至激化矛盾。武乡县洪水镇镇办煤矿开采沉陷造成苏峪村村民申冬明家4间房屋倒塌,2人死亡,镇政府仅赔偿2000元了事。西山煤电集团西曲矿采煤沉陷,给古交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该公司职工曾集体上访省、市及西山煤电集团等部门,相关部门却互相踢“皮球”,历时半年无答复。因此,矛盾瞬间转化为械斗,1月23日,在西曲矿办公楼里,矿方组织矿工打伤耐火厂职工240余人,48人住院治疗。目前警方已介入案情调查。在古交东部,十几家煤矿越界开采,造成长峪沟、神堂岩等村土地塌陷,房屋裂缝,而多家煤矿互推责任,受灾村民经济补偿长期得不到解决,引发村民集体上访,甚至冲击当地政府机关,造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投资1400亿元“补”地

  根治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房屋倒塌、道路断裂、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历史后遗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外治理采空区普遍采取开采一片回填一片的办法。山西诸多矿区地质结构复杂,地下岩石较多,无疑增加了治理难度。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山西采空区治理,并批准山西省从4月1日起首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4月11日,省政府出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决定10年内投资1400亿元根治煤矿采空区,据分析,10年内全省可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000亿元,其余400亿元的缺口,通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解决,并鼓励民间资本介入。采取谁污染谁付费,谁利用谁补偿,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强硬措施,全面启动修复煤矿采空区工程。今年山西将由省、市、县三级按5∶2∶3的比例筹集10亿元资金,进行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和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据悉,全省将在国有重点煤矿新建住宅200万平方米,让3.3万户9.3万人住进新居,在采煤沉陷区新建住宅200万平方米,让3.3万户11万人住进新居,对因采煤造成地质灾害的200个村集中治理,让4.8万户17万农民住上安全的房屋,并将此工程列入2007年省政府督办的12件实事之一。

来源:山西商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