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养殖户遭了殃
迟洪高是南大港商庄子村民,去年,他与本村其他6户村民一起,集资40万元,在南排河中搞起了插网养殖,先后投入1000万尾虾苗、600万尾蟹苗。经过一年的艰辛忙碌,眼看着丰收在望,没想到,6月6日清晨河面上出现了鱼死虾亡的一幕。
南排河南侧与石碑河相邻,由于石碑河附近河段都是发黑的臭水,下游渔民筑起坝来,将污水拦住。南大港环保和水务部门也在两条河之间的涵洞两侧打了两条坝,拦住石碑河的污水。没想到,6月5日深夜,两条河之间的堤坝被偷偷扒开,大量的污水排到南排河。迟洪高估计,一夜之间排进来的污水污染的河面,最少也有2000亩。
72岁的养殖合伙人李国明介绍说,去年,两河之间的堤坝也被打开过,幸亏是白天,发现早,被及时堵住,对上游的插网养鱼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这次排污把我们彻底毁了”,李国明老人哭了。李国明的老伴三年前因病去世,为了给她治病,老人拉了不少债。这次养殖他先是投了两万元钱,后来见前景乐观,又贷款3万元投了进去。老人盘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可以有10来万元的收获。一夜之间,这一切成了泡影。
■是谁毒杀了石碑河
6月6日下午,记者循着污水流淌的方向,从南排河来到石碑河,冲天的臭气熏得人头疼。河里的水漆黑一片,就像墨汁一样。河面上堆积着厚厚的污垢,冒着腐臭的气泡。
沿着石碑河南岸向西走,记者发现了一条自南向北直通石碑河的水沟。这里的水臭味更大,那条水沟也完全被污水染成黑色。很显然,大量污水通过这条水沟排向石碑河。
沿着这条水沟向南望去,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两片建筑。水沟的东边是黄骅市污水处理厂,西边是一家皮革厂。污水处理厂于经理告诉记者,按照规定的流程,皮革厂把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通过这条水沟排放到石碑河。
既然排水沟排放的是经过处理的水,为什么水沟会被污水沉淀物染成黑色呢?对于记者的疑问,于经理解释说,水沟里的污水沉淀物,是石碑河里的污水倒灌进来造成的。
记者发现,水沟相对于石碑河,自北向南地势逐渐抬高,而在这之前尚未进入汛期,石碑河倒灌的可能性并不大。沿着排水沟入河口,记者向上游继续探寻,发现污染越来越轻。向上游走出大约4公里的地方,石碑河的水已经变得比较清澈,可以看到水里的青蛙和鱼虾在游动。
一名养殖户告诉记者,他们怀疑,长期以来,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通过那条排水沟偷偷排入石碑河。2005年4月,媒体曾对黄骅污水处理厂排放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皮革用废水予以曝光,而当时排放污水的,正是这条排水沟。
■南大港湿地面临生态危机
南排河是南大港湿地的唯一蓄水渠道,石碑河的污水排入南排河,给南大港湿地带来很大的生态危机。
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负责人董长胜告诉记者,去年秋天,南排河和石碑河之间的堤坝被偷偷扒开,污水排入南排河。当时,遭受干旱的南大港湿地正在引水存蓄,污染的河水灌入后,给湿地直接带来污染。野草成片枯黄死亡,很多鱼虾也被毒死。今年春夏,南大港湿地再次遭受干旱,保护区正准备为湿地蓄水时,没想到更多的污水再次从石碑河排放到南排河,导致南大港湿地没水可蓄。目前,南大港湿地水量偏少,水质差,去年的污染还没有消除,而且面临着水枯竭的危险。
■相关链接:南大港湿地
南大港湿地总面积1万多公顷,是由淡水芦苇沼泽、滩地碱蓬沼泽等复杂生态系统构成的滨海复合型湿地。湿地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着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不仅有狐、獾、蛇等野生动物,还有黑鹳、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鸟类。保护区处于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交汇区,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同时,作为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不可缺少的中转站和停歇地,南大港湿地在国际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源:中国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