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减排 布什打“小算盘”
2007-06-10

温室气体减排 布什打“小算盘”

严循东  2007年6月9日

7日,参加八国峰会的默克尔和布莱尔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布什终于作出让步,同意“认真考虑”有关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时降低50%的建议。尽管这离德国政府提出的“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能超过2摄氏度”相距甚远,媒体普遍认为,这个承诺已经为默克尔挣回了面子。尤其是峰会前为这事跑前跑后的布莱尔工夫没有白费。有人说,这也许是布什给再过几天就要离开唐宁街的布莱尔最后一件礼物,感谢他多年来对自己的“支持”。不管怎样,八国在海利根达姆通过的声明确有上述两人的功劳。

鉴于旨在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2012年就将到期,东道主德国希望本届峰会能就在2009年之前达成一项温室气体减排的新全球框架协议达成共识,并提出了到2050年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降低50%、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不超过2摄氏度的具体目标。而就在峰会几天前,布什却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即美国将邀请全球十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从今年秋天开始举行一系列会议,并争取在2008年年底前共同设立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分析人士认为,这等于美国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另起炉灶,完全没理欧盟各国的茬儿,同时也意味着本届峰会将在气候问题上再次无所作为。

美国是八国中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美国一直反对制订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有它自己的“小算盘”,认为不能因为应对气候变化而牺牲经济发展。布什政府担心,一旦美国签订了强制性减排协议,美国国内有些“高排放”行业就有可能被发展中国家所取代,从而丧失许多市场和就业机会。所以,布什政府认为新的减排计划必须拉上中国和印度等几个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太多强制要求。为了达成上述声明,布什所设的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让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其中,因此,这个声明是美国和欧盟妥协的产物。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八国取得的共识的确为全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一些“正面因素”,美国的态度也似乎有所转变。但是,分析人士认为,这个声明仍显得“模糊”且缺乏执行力度,布什所作的承诺只是“认真考虑”,全球防止气候变化的前景仍不明朗。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