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污染大案:废渣还在污染 隔离带无限期搁浅
2007-05-28

■化工厂产生的污染严重破坏了周围植被■摄影报道/本报记者崔悦民

  今年以来,国内环境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反弹现象日益严重。为有效遏制这股“回潮”,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清理整顿,并先后公布了26起环境违法大案。日前,本报记者随中国环境记协一行南下,对福建省屏南县榕屏联营化工厂污染大案进行重点回访。

  ■绿山被污染成“黑山”

  环保总局公布的材料中介绍:“2000年至2001年初,榕屏联营化工厂二期完成2万吨氯酸盐技改扩建项目时,因超标排放致使靠近工厂的170亩稻田绝收,另造成180亩稻田减产。该企业排出的废渣含铬(属有毒危险品),至今未按规定进行环保处置。”

  含一类污染物铬的废水、废渣和氯气,曾是榕屏联营化工厂的三大污染物。事实上,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了解到,1997年投产的这家化工厂,尤其是二期扩建产量猛增,由此产生的含铬废渣、废水对周围地区的污染,远要比公布的材料严重得多。

  在紧挨化工厂的溪坪村,一些村民反映,原来靠近工厂的山上全是茂密的绿色植被,可自打建了这家化工厂,绿山就变成了“黑山”(植被因污染呈烧焦状)。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前一段的污染治理,山上的植被大部分已开始返绿,但仍可见到一片片被氯气污染坏死的植物。

  据了解,当地村民有种植毛竹的传统,因竹子对污染非常敏感,过去种植的毛竹全死光了,现在村民谁也不敢再冒险种毛竹了,这也无形中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即使像粮食、蔬菜等农作物,至今村民也要到远离化工厂或相对安全的地方去种植。

  ■堆积的废渣还在污染

  该厂一期年产氯酸盐1万吨,但对产生的含铬废渣处置不当,对周围的污染相当严重。记者在厂区看到,一期大约有1000多吨废渣现仍露天堆积在厂区内。因工厂建在山坡上,为防止废渣和雨后浸泡的渣水四溢,形成污染,该厂已在废渣堆的周围砌了10厘米高的遮挡,但遇有大雨,防不胜防。

  与此同时,在工厂的后山,现仍有以前的600多吨废渣堆在山的顶部,尽管该厂在山下修了一道拦渣坝,但所谓的拦渣坝,不过就是用大石块加水泥垒起的高2米、宽不足5米的一道矮墙。省环境监测中心刘站长说,这样的坝充其量只能挡住废渣,而根本挡不住浸泡后含铬的雨水流出。记者也注意到,呈黄色的渣水从坝的底部源源渗出,并沿山沟进入溪坪村的河道。

  对此,厂长洪辉益解释说,厂里已决定建一座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处理标准的新渣场,建筑面积4000平米左右,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遗憾的是,省环保局整改要求提出一年多了,但该厂至今尚未进行征地,新渣场只是“纸上谈兵”。工厂的理由是,村民对选址强烈反对,工程受阻。至于新渣场到底什么时候建成,谁也说不清楚。

  ■隔离带被无限期搁浅

  去年11月,为了协调榕屏化工厂二期扩建产生的环境污染矛盾,省环保局在屏南县召开环保验收征求意见会,会上提出的十条意见,成为后来解决榕屏环保问题的主要方案,建设卫生防护隔离带便是其中措施之一。

  所谓卫生隔离带,就是由县政府统一安排,把溪坪村居住在化工厂附近130米范围内的村民全部迁出,消除这些村民对化工厂环境污染的担忧。

  榕屏化工厂义务环保监督员、溪坪村民张长健说,政府什么时候让村民搬迁从没有准信儿,村民没办法不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受到化工厂污染。

  对此,屏南县主管环保的副县长林如屏解释说,建隔离带需要搬迁24户村民,大约要花400万元左右的资金,屏南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才3000多万元,哪里有钱来建隔离带?至于什么时候能建,只能是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建。

  记者在溪坪村采访时,明显感到一些村民对现状非常不满,究竟什么时候搬迁,他们希望县政府有个时间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遥遥无期地拖下去。

  ■化工厂并不是“垃圾项目”

  发展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做到双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事实上,榕屏化工厂当初从福州搬到屏南是作为沿海城市对贫困山区的支援项目上马的,虽说是化工企业但也不是想象中的“垃圾项目”,而且投产以来确实给当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林如屏副县长说,榕屏化工厂的环保问题之所以成为难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多年积下的厂群矛盾纠缠在一起,企业和村民都有赌气不理智的地方。

  据介绍,榕屏化工厂已成为屏南县的主要财政支柱,承担着全县财政收入的1/3还多,每年还为当地提供约500万元的运输业务,解决当地600多人的就业问题。但十几年来,化工厂和比邻的溪坪村在不少问题上结下了矛盾,而污染问题只是导火索,最后发展到村民联名举报化工厂。

  “应该说,榕屏化工厂对污染治理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比如对氯气的治理已经达标,而对废渣的治理,其实在新渣场建成之前,只需建一个集液池就能解决暂时的污染。”省环保局科技处徐威处长如是说。

  徐处长还介绍说,省环保局对榕屏化工厂的污染问题也相当重视,今年以来,局里的主要领导先后几次来工厂考察和现场办公,并出资建成了省局与该厂直接联网的远程在线污控系统,还投入20多万元改善了县环保局的监测设备,增编了4名监测人员,其中有两人直接进驻榕屏化工厂。

  这次针对存在的问题,省环保局当即提出限期整改方案:一是要求化工厂最迟明年上半年建成4000平米的新渣场,把现在堆积在厂区和山后的废渣全部倒过来;二是在新渣场建成之前,要求化工厂先建一个集液池对水污染进行截流。与此同时,县政府也表示,将尽快筹集所需资金,在化工厂界外130米处建立防护卫生隔离带,同时完成这个区域内全部村民的搬迁工作。

  ■企业与村民已经有了良好沟通

  刚来屏南县采访时,记者耳闻目睹感觉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在县政府组织召开的企业、村民、政府三方座谈会上,各方争执得相当激烈,会场“火药味”甚浓。

  而到采访即将结束时,这期间,经过县政府、环保部门、企业以及村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尤其是了解到省环保局的限期整改意见和企业下一步的落实方案,村民的情绪已经开始稳定下来。

  林如屏副县长表示,实现发展经济与搞好环保的双赢,重要的是政府、企业、群众三方面要取得沟通,相互理解。在这方面,下一步政府的任务还很重,尤其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县政府态度非常明确:发展经济绝不会以牺牲环境和群众的健康为代价。同时环保主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这样才能保证让秀丽的闽东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新鲜。

含铬废水毁山灭竹“整改”一年纸上谈兵

来源: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