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染的菜地还是黑水横流。
核心提示
半年多来,位于大观路8688号的新神州洗水厂,排出的蓝色水漫溢到天河黄村的百亩菜地。直至前天,在多个部门介入下,这枚排污的“钉子”才被拔出。从去年12月6日环保部门首次取样调查开始,5个多月的“正常执法程序”中,洗水厂排污依旧。是什么让这个无证洗水小作坊,对处理通知有恃无恐呢?记者调查发现,环保部门无现场执法权,整个执法周期过长,使环保执法处于困境之中。
奥一网 昨日上午,天气燥热,天河区黄村菜农黄木根(化名)提着农具,在位于大观路边的菜地上劳作。走到菜地的水渠边,黄木根惊奇地发现,渠内原本蓝色的水已逐渐变清,“这渠内的水,已经蓝了半年了”。
原来污水的源头——新神州洗水厂已被查封。这家地下洗水厂位于大观路8688号,航天奇观的侧门。昨日,工厂的铁门依旧关闭,里面却没有机器的轰鸣声,而是机器拆卸时发出的金属声响。
“我们正在搬迁!”洗水厂股东之一的谭先生说,自从工厂违规排污一事被媒体曝光以后,多个有关部门联合介入此事,工厂从周日就已经停产,前日,已经接受了有关部门的处罚,并在限期内搬离原厂址。记者提出对“搬家”过程进行拍摄,但被谭先生拒绝。“我们搬完了,可以请你们来拍照。”谭先生说。
据黄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洗水厂正在与村里协商赔偿方案,对因污染受损的菜农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至此,黄村百亩菜地被污染一事暂时得以解决,但整个过程却耗时5个多月。
去年底首次发现污染源
而在5个多月前,耕作着黄村北面100多亩菜地的黄村菜农,没有想到自己赖以使用的灌溉水会一夜之间变成蓝色。去年11月底,黄村村委得知,村里2、3、4、10、11等5个村小组,共100多亩菜地被污染,各条引水渠里的灌溉水呈深蓝色,而且污水中散发着臭气。
蓝色污水从何而来?昨日,一位负责黄村农业的村干部黄先生说,黄村北部的这块菜地,是通过暗渠将天鹿湖水库中的水引导到田间水渠。黄先生说,调查中一条排出航天奇观的支涌引起他们的怀疑。
经过暗访发现,位于大观路8688号航天奇观的侧门的一家工厂就是污水的源头。
“有地下工厂违规排污”这一线索立刻反馈到天河区环保局。去年12月6日,环保局工作人员立刻对污水取样分析,广州市环境监理所天河监理二站得出检测报告,污水之中CODcr指标(化学耗氧量指标)超标一倍,水体被有机物污染,则耗氧量增加。更加严重的是污水的色度超标两倍。鉴于该地下作坊存在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天河区环保局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查处。
环保执法耗费5个多月
今年1月24日,环保局作出了责令停止生产并处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第一次上门执法,向新神州洗水厂发出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据天河区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在《告知书》发出以后,被处罚的企业还有复议的权利,当企业放弃这种权利以后,环保局于2月6日再次发出了《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
据村干部黄先生回忆,他代表村里参与了这次联合执法。当执法人员走进这个经营面积830平方米的厂房时,车间里的洗水机正在开动,燃煤热水炉的灶正燃着火,工厂里的工人对突如其来的检查感觉木然,通知工厂老板赶到现场。执法人员出具了执法决定,老板当场保证决不再开工,“当时他们说赶完这批货,就会搬走了。”黄先生说,当时老板的态度非常诚恳。
但处罚决定书发出以后,黄村的菜农发现,水渠之中依旧流着蓝色的水,一切如同未执法之前一样。“各种关于菜地污染的投诉,不断传到办公室。”一位村委会工作人说。
3月18日,各部门再次联合执法,“其中还增加了安监部门”,干部黄先生说。但这次联合执法如同上次一样,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一些投诉无门的菜农,将这件事情反映到媒体(详见本报5月17日、18日连续报道)。“这件事情(污水违规排放),谁都搞不定”。这种说法,开始在黄村的村民之间传开。
虽然环保部门多次上门执法,却因无权现场执法,新神州洗水厂依旧我行我素。直到5月18日,法院向洗水厂发出强制执行的传票,天河区环保局的处罚才能得以执行。
5月17日,广州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位刚从洗水厂走出的天河区相关部门执法人员时,该执法人员不肯回答任何问题。
现行法规限制执法权
“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环保的执法周期实在太长了。”天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洋表示,污染发生以后,环保局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但是法律所规定的执法程序,还是让整件事情耗费5个多月。
杨洋介绍,环保的执法程序一般是:发现污染情况以后,监察大队进行实地的取样调查,而后将检测结果转交给监督科,进行定性处罚。并向污染企业发出《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当企业申请复议的权利后,再发出《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假如,有污染企业申请复议,将耗费更长时间。当整改书发出后,企业如果不停产整顿,由于区环保局无现场强制执行权,行政处罚决定需过了三个月的执行期以后,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就是正常环保执法程序,需要近半年的时间。”天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洋说。
“其中突出的问题,在于现行的环保法规,执法过程中难以掌握。”天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洋说,环保执法一般依据《环保法》及其相关细则条款,但是没有任何的法律,容许环保执法人员有现场执法权。“如果没有现场执法权,那些污染企业就可以钻空子,跟我们拖,跟我们打游击。”
据介绍,在很多情况下,对污染企业的处罚,最后都是依靠法院强制执行,才能真正得以执行。“而这一般需要耗时3个月以上的时间。”天河区环保局局长杨洋说。
执法期间违规企业依旧牟利
“这么长的执法周期,其实很难打击到地下洗水行业。”据地下洗水行业人士透露,因为在这个执法时间内,洗水厂已经可以获得利润了。据悉,藏匿于市区内的各种地下洗水厂无需任何证照,不缴任何税费。一般厂家都有数台洗染机,一台机器购价近20多万元,只需两个月左右就可捞回成本,而之后钱都是赚进自家的腰包。
粗略统计,一家中等规模的地下洗水厂只要不间断地生产5个月以上,被执法部门查到,被罚款并要求停产后,可以“转战”其他地方或者将设备以较高的价钱卖到其他地方。除去成本的开支,利润至少在30万元以上。“到环保部门可以罚款的时候,那些黑工厂已经挣到钱了。”据悉,地下的洗水厂通过如此的方式,与执法部门展开“游击战”。而这些地下洗水厂一般都不建排污处理设备,而是通过暗渠直接将污水排入下水管道。
谈到如何破解环保执法遇到的尴尬,杨洋很无奈地摇摇头说,“暂时还没有好的办法!”杨洋表示,暂时缓解这种尴尬局面的办法,可能只有联合执法,依靠多个部门的力量对污染行为进行整治,其他的管理部门并不需要耗如此长的时间,对违规企业作出处罚,从而弥补环保部门执法周期长的劣势。
■ 拔“钉”记
□2006年11月底,黄村村委得知,村里100多亩菜地被污染。
□2006年12月6日,天河区环保局对污水取样分析后对新神州洗水厂立案查处。
□2007年1月24日,环保局作出了责令停止生产并处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第一次上门执法,向新神州洗水厂发出《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2007年2月6日,环保局再次发出《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书》。
□2007年3月18日,各部门再次联合执法,其中还增加了安监部门。
□2007年5月18日,法院向洗水厂发出强制执行的传票,天河区环保局的处罚终于得以执行。
来源:星辰在线